關於傣族作文450字
2023-10-26 04:24:12 1
篇一:傣族潑水節
很久以前,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個法力高強的魔王。他獨霸一方,燒殺搶掠,傣族人民深受其害。魔王先後搶了六個傣族姑娘做妻子,這天,他又搶了一個傣族姑娘。這個姑娘非常漂亮,而且也很聰明。魔王極其喜歡她,經常讓她陪自己喝酒。姑娘表面上跟魔王有說有笑,心裡卻想著怎樣除掉魔王,解救傣族人民。
有一天,魔王和聰明的姑娘一起喝酒。趁著魔王高興,姑娘哄他多喝了幾杯。魔王醉醺醺地說:「我法力高強,在這個世上誰也打不過我!除非知道我的弱點。」姑娘趁機問:「那您的弱點是什麼哪?」魔王得意忘形地說:「假如有人用我頭髮絲勒住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不過,根本沒有人知道這個秘密!」
姑娘大喜,等魔王醉倒後,她輕輕地拔下他的一根頭髮,往他脖子上一勒,魔王的 頭立刻掉了下來。可是,從魔王頭上滴下的血變成熊熊大火,很快,四處蔓延開來。聰明的姑娘趕緊把魔王的頭抱在懷裡,火立刻滅了。為了避免把災難帶到人間,七個姑娘只好輪流抱著魔王的頭。她們商量好,一年換一個人,這樣大家都可以過上自由的日子。
於是,老百姓們過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到了傣族新年,人們為了幫回家的姑娘洗去身上的血汙,紛紛用水潑她。這個傳統一代代地流傳下來,變成了傣族的潑水節。
篇二:傣族姑娘
瞧,那些美麗動人的傣族姑娘,她們正在跳舞呢。她們有苗條的身姿,修長的手指,還有一雙水汪汪的眼 睛和櫻桃般的小嘴。她們最喜歡跳孔雀舞。每當節日來臨,他們慶祝的時候就跳孔雀舞。跳孔雀舞的姑娘們會 戴一定方帽子,帽子上頂著一個小瓷碗。她們微笑著載歌載舞,歡聚一堂,隨時傳遞著幸福的微笑,讓我們忘 掉了所有的煩惱和不開心的事情。
在傳說中有一個故事,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個村莊居住著一位善良、美麗而又勤勞的姑娘,她熱愛跳舞也 愛幫忙,她幾乎幫遍了所有人的忙。人們都很喜歡看她跳舞。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忽然,光風暴雨、電閃 雷鳴、雷雨交加,打到了所有的莊稼。第二天醒來,人們人們看到所有的莊稼都被淹死了,沒有了食物人們怎 麼能活呀。當天晚上又下了一場暴雨,等到第三天早上起來水更深了,這位姑娘下定決心一定要讓人們有食物 吃。就這樣她每天都在跳舞,日積月累她的所作所為感動了上天,上天對她說可以幫她讓莊稼好起來,但是她 要變成一個石頭才可以。她毫不猶豫的說可以就立刻變成了一座石頭人。
這個姑娘的品格和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後來村裡人發現她消失了很想念她,便把她最愛吃的東西都 當成過節時必吃的食品來吃。
篇三:傣族美
傣族什麼美? ——房屋美
普通傣族住的是竹樓。
景傣族多住平房,土木結構以茅草式或瓦覆蓋,進門為中廳,設煮飯、烹茶取暖用的火塘,支有三角鐵,廳中鋪床供待客人使用,中廳左右兩廂為主人寢室。
設豪傣族則住雞籠房。
傣族什麼美? ----服飾美
傣族民族服飾
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一個個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圓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製。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製,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繫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豔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這就是美麗的傣族。
篇四: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盛大的一個節日,潑水節其實是傣族的純潔,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為期三至四天。
傣族潑水節又名沸佛節,潑水節是源於印度,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所影響加深,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到了節日,不管男女老少統一穿上節日盛裝,婦女各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求佛靈的保佑。然後人們就開始相互潑水,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衝走所有的不愉快、疾病和災難,帶來美好的生活。
集體潑水就這樣開始了,各樣的容器裡都裝滿了水,那純潔的水湧出了大街小巷,相互追逐嬉戲,不分界限,逢人便潑,場面一定極其歡樂。而文雅的人則用數值沾著水來潑,表達祝福,歡樂的潑水節就在歡快的環境中開始了。
「水花放,傣家旺」,一身溼,幸福終身,這是對她們的祝福。水花代表吉祥、幸福、健康和快樂,水花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潑盡情灑,朗朗小聲迴蕩在空中,全身溼透,熱鬧非凡,村寨裡一張張笑臉,興致彌高。
入了夜,換歌起舞,縱情歌唱,鼓樂相聞,歡呼雀躍,整個節日期間還有賽龍舟,放孔明燈,潑水,丟包,很多娛樂的活動外,還有鬥雞,放氣球,遊園聯歡,物資交流等心的活動。傣族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人們逐漸與其的傳奇的神話和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有趣的意義與炫麗的色彩。
篇五: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點的節日,也是傣族的春節。線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在傣歷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相當於公曆四月。潑水節的清晨,男女老幼都要沐浴更衣,青年們這盛裝打扮。做完這些事之後,人們要抬著貢品到佛寺裡賧佛。這時,姑娘們挑來一擔擔清水,為佛吸塵。給佛洗完陳,人們便到廣場上潑水。潑水分為文潑和武潑。問迫使對長者,潑時舀一勺淨水,說著祝福的話,拉開對方衣領,讓水沿脊梁淌下。武潑則無固定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
民間關於潑水節的來源,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傣家居住的地區,有一個妖法無邊的魔王,它呼氣就能變成大風,風到之處就能燃起邪火,張口便能吐水,淹沒大地。而且刀箭不入,水火不服。有一次,妖王搶了七個姑娘做妻子,她們十分痛恨妖王,合計殺死妖王,最小的姑娘依丹罕,從妖王口中得知用妖王的頭髮可以殺死妖王,晚上,她在妖王睡著時拔下它的一根頭髮,妖王的頭髮一碰到妖王的脖子,它的腦袋就掉在了地上。但是妖王的頭落在哪裡,哪裡就大火成災,於是這七個姑娘就抱著妖王的頭,一年一換。每到換人這天,人們便用清水給姑娘衝洗身上的血汙,年復一年,便形成了今天的潑水節。
潑水節在傣族象徵著吉祥,你有空一定要來雲南體驗一下潑水節的快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