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標準體系 軟體採購將實現點餐模式
2025-04-10 17:43:24
2015年4月9日,北京市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所(以下簡稱軟交所)正式發布軟體交易標準體系,同時,基於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平臺的軟體交易相關標準——《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採購規範》與《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交付規範》(以下簡稱「標準」)專家評審會同步召開。
本次專家評審會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為組長,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委員楊天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高林、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何川、全國標準化原理與方法標委會顧問劉慎齋、北京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於躍、閃聯信息工程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偉、甲骨文標準政策總監丁蔚等業界專家為評審會成員。評審專家聽取了軟交所對其業務模式、標準建設思路、標準編制過程和標準主要內容的匯報,審閱了相關文檔,經質詢和討論形成寶貴意見。
會上,倪光南院士表示,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買賣雙方之間始終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們應呼籲相關標準的建立從而使買賣雙方能夠站在同一平臺上進行公平買賣;高林副院長也指出,目前國內乃至國際上尚未有通行適用的相關標準規範,軟交所此次發布的標準是對行業的積極探索。
據軟交所總裁胡才勇介紹,此次評審的標準從甲方立場確定了交易物描述等的相關規定,「這樣能讓一些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甲方準確描述出自己的需求,通過「點餐」的形式,找到自己想要的軟體商品,同時讓乙方也能更有效地應對甲方需求。」
實際上,標準的誕生恰逢國家標準化工作改革進行,不久前,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的發布揭示了市場、行業標準體系建立的需求尤為迫切。軟交所相關人員表示,建立標準是為推動北京乃至全國軟體及信息服務交易生態系統、及電子商業生態鏈的完善,旨在緩解軟體交易中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軟體交易複雜性、及軟體定價難等問題,從而促動軟體企業創新、維護軟體採購方的利益。在專家評審會臨近尾聲時,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總工程師、軟體與信息服務業處處長姜廣智也表達了對軟交所擬定標準工作的認可:「軟交所是政府職能延伸的企業單位,今日評審的標準很好地響應了國家《方案》的號召,願軟交所今後能逐漸完善相關標準體系的建設,服務更多相關機構和企業。」
據悉,軟交所早前已開始協力構築軟體交易標準體系的建立:2013年,北京市首個軟體成本度量地方標準《信息化項目軟體開發費用測算規範》即由軟交所參與聯合制定,為軟體定價提供客觀、專業的標準依據。據了解,北京市東城區已開始實施研究該規範並取得了良好效果,軟交所也表示未來將與更多區域合作,幫助供需雙方解決交易過程中的定價權之爭。於此可見,結合今日審核的標準,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過程中的採購、定價、支付三個部分都將變得有理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