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庫房刷機看「移動網際網路之殤」
2025-05-06 22:31:24
網友爆料:在庫房刷機行業待久了,有些話不得不說
鏡頭:庫房刷機依然野蠻存在
很多人都會覺得買了一部全新手機,自己就是它的第一個用戶,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在中關村E世界辦公層的很多單元裡,都是一家家「商貿公司」的棲息地,除了向樓下的賣場供貨,以及負責華北區的調貨以外,這裡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刷機。
這裡有著各種各樣可以用來刷機的工具,刷機盒子、DT、DK、FY、DS
等等,一個機器拖著4條、8條甚至更多的數據線,隨時準備著為連接上的手機進行服務。而帶著千奇百怪的APP的ROM,通過這些數據線,隨時刷入用戶的手機中去。這裡的「產品」在賣出時會多出幾個甚至十幾個預裝的程序——除此以外,並無外觀、包裝或功能上的不同。與此同時,在濟南、深圳等地的一些手機庫房裡,這樣的故事日復一日的發生著。
表象:用戶成為了最終受害者
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並不會在意拿到新手機時,裡面有些什麼程序,甚至有些人覺得出廠預裝的程序越多越好,這樣自己就省去了很多安裝方面的麻煩,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一方面,這些未經驗證,甚至不為人知的APP存在安全隱患,也許會引起系統的不兼容甚至崩潰,更有可能攜帶病毒或是木馬洩露隱私。另一方面,即便APP是安全的,那麼對於ROM來說也增加了很多負擔,不僅令手機啟動變得很慢,而且在後臺默默運行還會導致費電甚至偷跑流量。
當然更加可怕的是,在一些特殊的機型或是ROM當中,如果用戶想要卸載掉這些令人不爽的APP,卻發現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除非採用刷ROM的方式,否則這些深度植入的APP無法像自裝的軟體那樣卸載,但是有多少用戶會自己刷ROM呢?這麼說來在手機售賣前就大動手腳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那這一間間作坊似的小公司又為何樂此不疲的做這些事?答案自然是利益驅使。
真相:庫房刷機產生的必然性
APP廠家需要用戶量來讓自己的產品更有營收能力或者更被投資者所青睞;相比於線上推廣高昂的推廣成本,庫房刷機成為了獲得用戶規模的「捷徑」;在手機批發的利潤越來越低的時候,庫房、渠道用庫房刷機獲取額外收入成為必然…..而這一切的後果,承擔的卻是最後的手機用戶以及被用戶投訴的電信運營商。
機遇:電信運營商,掐斷庫房刷機生命線的關鍵
通過權威第三方數據公司艾瑞諮詢發布的行業數據顯示,中國的手機銷售市場,線上銷售佔21.7%,線下門店銷售則佔到了近8成。而在這近8成的線下門店銷售的智慧型手機總量裡,有將近70%的銷售是通過電信運營商自營或合作的渠道,也就是說,在線下智慧型手機銷售的領域,電信運營商或直接或間接的覆蓋了超過50%。而電信運營商又因為可以通過有效的行政手段或合作方式,加強對於智慧型手機終端在銷售前的管理,也就是說,如果電信運營商做好了旗下實體門店的終端銷售管理,就可以掐斷庫房刷機行業的生命線。
尾聲:行業需要理性,用戶需要陽光
伴隨著大量的黑科技的曝光,那曾經並認為APP廠家奉為「黃金之道」的庫房刷機業務,也將一去不復返;而更加陽光的引導用戶如果更好的使用手機軟體,並在使用的過程中得到實惠、改變生活方式、培養新的使用習慣,才是大眾最願意看到的局面。APP廠家應該通過自己的產品去獲得用戶的青睞,用戶可自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手機軟體並成為忠實的用戶,推廣渠道應該使用更有效的方式將更多的APP內容送到真正有需求的用戶的手機裡去,才是這個行業最應該看到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