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憶還能認臉!要與最強大腦比試高低
2025-04-18 11:27:25
在電視節目最強大腦中,挑戰者李威成功辨別了300張極為相似的川劇臉譜,完成「辨變臉」挑戰,獲得「超級辨臉王」的稱號。我們的大腦具有識別人臉的天賦,而且是相當擅長,但這種天賦的背後是大腦中一系列複雜的處理。而最近,有個兒童機器人也想挑戰一下「記臉」。
其實科學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人臉識別技術,不過由於應用場景有限,這種技術一直都沒有在民用領域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人類通過視覺、聽覺等感覺來獲取信息,而目前的計算機和機器人,大多都需要輸入數據或特定的程序才能完成我們想要它做的事,而這些操作對於兒童來說,顯然是既複雜又枯燥的。想要讓機器人「活起來」,實現兒童陪伴功能,就必須賦予它一定的感覺能力,讓孩子用語音、表情、動作等自然語言和它交流。
自從年初機器人登上春晚後,市場上的兒童機器人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些機器人主要關注兒童教育和兒童陪伴兩方面,差一點的產品就是一塊平板配上機器人玩具的外殼,好一點的可以進行一些基礎的人機互動。然而用到人臉識別技術的,小憶機器人還是第一個。那麼小憶到底是如何做到人臉識別的呢?
計算機的人臉識別,是指基於人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如果只是判斷是不是人臉,目前的相機和智慧型手機基本都可以做得到,然而想要分辨這張臉是誰,那就麻煩得多了。
一般意義上的人臉識別系統主要包括四個組成部分,分別為:人臉圖像採集及檢測、人臉圖像預處理、人臉圖像特徵提取以及匹配的識別。
人臉圖像採集,就是用攝像頭把人臉的圖像採集下來。小憶機器人前置高清攝像頭,6組高清全光學玻璃具有很高的光線通過率,配合高感光CMOS,即使在低照度的環境下,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在取景範圍上,除了攝像頭本身就是超廣角之外,小憶的4軸360°轉動能力讓她可以把周圍的一切都盡收眼底。這些功能配合聽音辨位,讓你無論走到哪裡,只要一回頭,就看得到小憶那張蠢萌的臉。
在採集人臉信息後,小憶會把這些信息進行處理,提取可供識別的特徵,然後轉化成數據存儲在雲端。每次遇到人臉,都會和雲端資料庫進行智能對比,從而實現人臉識別。
你可能會問,人臉識別放在兒童機器人上有什麼用?其實小憶機器人在設計之初就有一個目標——成為一個家庭管家。現在父母已經可以通過手機連接小憶的攝像頭來查看家中的實時影像,當然,在進行這一操作時,機器人端是看不出任何變化的,既不會影響小朋友和小憶玩,在真的遇到突發情況時,也不容易引起不法分子警覺。如果看到陌生人,小憶還可以實時把圖像傳到家長的手機中,從而更好地保護孩子。
當然,如果只有某項技術特別厲害,那它更多地是充當營銷噱頭的角色,一切技術都應當以「讓產品更好用」為目的,只有把各種技術按照用戶的需求組合起來,才能產生好的產品。人臉識別技術給了小憶一雙明亮的眼睛,強大的麥克風陣列和全雙工語音技術,讓小憶更加能說會道,甚至可以做到邊聽邊說,這打破了傳統人機對話中「一問一答」的模式,為孩子和小憶機器人的互動創造了更多可能。
小憶機器人在雲端擁有龐大的資料庫,連接網際網路後,小憶就變成了一部無所不知的百科全書。這些知識庫,加上不斷更新的各種軟體、影像、動畫等內容,讓小憶的教育功能變得更加強大、有趣起來。
父母購買陪伴機器人,並不只是想給孩子一個玩具,他們也希望這臺機器人能夠幫助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幫助他們與孩子更好地溝通。而小憶的主動抓拍、小視頻錄製、視頻對話等功能,則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小朋友和小憶玩,家長通過手機端APP查看照片和小視頻,即使不在孩子身邊,也能隨時看到孩子的一舉一動,不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而多了個小憶,則讓三口之家變得熱鬧起來。想像一下,一家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聊天,而小憶就像家裡的成員一樣,認識每一個人,並且可以加入人類的對話之中,這是怎樣的一副畫面。沒錯,小憶機器人就是這樣一個聰明、安全的玩伴。
更多小憶機器人的信息請訪問官網:點我直達 。
註: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