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Helio G90詳解:定位中高端,性能表現令人滿意
2025-05-08 14:20:25
7月30日,聯發科在上海舉辦發布會,發布了全新G系列的首批新品——Helio G90和Helio G90T。此次發布的Helio G90系列以「遊戲」作為主打,發布會上還拉來了Redmi總經理盧偉冰站臺,並確認Helio G90T將有Redmi首發。
對於聯發科,許多人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幾年前的Helio P10上面。此後,伴隨著X系列停產,P系列表現一般,聯發科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上的存在感變得十分薄弱。而這次,聯發科攜全新的G系列重新殺入智能機市場的動作也十分值得深思。
在聊「可能性」這個話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產品本身。
● Helio G90系列參數詳解
聯發科G系列的首款晶片被命名為Helio G90,其目的顯而易見:與目前的P系列新品P90對齊,讓用戶更容易區分產品屬於哪一代。
核心參數上,Helio G90採用了Cortex-A76*2+Cortex-A55*6八核心CPU,Mali G76 MC4 GPU、雙核心APU以及12nm工藝。
而Helio G90和Helio G90T的主要區別則在頻率和硬體支持上:Helio G90T的CPU大核主頻從2.0GHz提升到了2.05GHz,GPU主頻從720MHz提升到了800MHz。除此之外,Helio G90T還將支持最高10GB(Helio G90為8GB) RAM、最高6400萬像素四攝像頭(Helio G90為4800萬像素3攝)、FHD+的21:9 90Hz全面屏(G90為60Hz)等。
從整體的核心配置來看,我們基本可以確定:Helio G90定位在中高端市場。那麼如果把它放在中高端SoC市場上,讓它與友商的產品同臺競爭,它的表現如何呢?
● 跑分對比
雖然搭載Helio G90系列SoC的終端尚未上市,不過聯發科官方已經放出了搭載Helio G90的工程機跑分。我們就拿Helio G90T與同樣定位中高端的驍龍730、麒麟810做一下對比。
首先是安兔兔V7版本的測試結果對比。聯發科Helio G90T的安兔兔跑分可以達到22萬分,表現與麒麟810接近,優於驍龍730。作為以「遊戲」作為主打的SoC,聯發科Helio G90T的GPU性能表現也十分讓人滿意,甚至超過了高通新7系的驍龍730,與麒麟810十分接近。
我們也用GeekBench對比了幾款SoC的CPU性能:可以看出在單核性能上面,Helio G90T與驍龍730接近,略遜於麒麟810;多核性能則與麒麟810接近,略強於驍龍730。
安兔兔和GeekBench的跑分成績基本確認了Helio G90T的中高端定位。而作為一款定位「遊戲」的處理器,Helio G90還試圖在除了性能以外的其他方面加強自己的遊戲屬性。
● HyperEngine遊戲優化引擎
沒錯,這裡指的就是了HyperEngine遊戲優化引擎。聯發科的HyperEngine遊戲優化引擎分為四個部分:網絡優化引擎、操控優化引擎、智能負載引擎、畫質優化引擎,分別從網絡、操控、穩定性和畫質來優化遊戲體驗。
首先是網絡優化引擎,聯發科通過雙路Wi-Fi並發、Wi-Fi/LTE智能並發來控制設備的延遲。無線網絡幹擾嚴重時,會同時連接2.4GHz和5GHz無線網絡,以此來降低延時;無線網絡信號表現差時,則可以同時連接Wi-Fi和LTE,以此來降低延時。
在Helio G90系列上,其網絡表現也獲得了德國萊茵的認證——通過了德國萊茵手機網路遊戲體驗認證的晶片平臺,在255的滿分中取得247分。
其次是操控優化引擎,在目前的遊戲手機上,優化觸控延時幾乎是每家都在做的事情了。聯發科則是從晶片層出發,優化了觸控信號從屏幕傳遞到晶片的時延,將觸控延時做到了16ms以內。
第三是智能負載引擎,Helio G90系列可以通過智能預測系統負載,更加合理的調度處理器資源,以此來降低卡頓頻率,同時提升手機的續航能力。
最後是畫質優化引擎,這部分,聯發科直接將自己在電視晶片領域的成果搬到了手機上,讓手機可以支持HDR 10,10位色彩深度以及BT.2020色域。新增Local Tone Mapping技術,可對遊戲畫面的明亮度,細節以及對比度作區域級的優化,呈現更清晰豐富的畫面信息。
● 總結
聊完產品,讓我們回到「可能性」這個話題上。
和智慧型手機發展初期相比,如今的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明顯寂寞了許多。在德州儀器、英偉達、英特爾先後退出移動晶片市場的情況下,目前MOV這類的手機廠商的選擇已然不多,在5G到來前,聯發科選擇再度發力移動晶片市場,無論是對於終端廠商、還是消費者,都是一個好消息。
更重要的是,這次的Helio G90表現得足夠爭氣。至於它能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上掀起多大的風浪,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