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comm舉辦研發開放日分享創新之道
2025-04-13 02:22:24
8月26日,Qualcomm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舉辦以「因為發明」為主題的研發開放日活動。活動展示了涵蓋三大主題「拓展無線邊界」、「推動終端演進」、「創造數字第六感」,包括 LTE Advanced、LTE Broadcast、LTE Direct、Qualcomm? Zeroth?腦啟發計算、計算機視覺、Qualcomm IZat?定位等在內的12項領先技術。
1985年,艾文?雅各布博士和其他6名創始人共同創立了Qualcomm公司,七位先驅希望創造一家能夠快速創新的通信業「源動力」公司。如今,以創新為重要驅動力,Qualcomm已從加州聖地牙哥的「無名之輩」,成長為無線領域的領袖級公司。截止到2014財年第二季度,Qualcomm的研發投入累計超過300億美元,根據GAAP準則,Qualcomm在2013財年研發投入總額超過50億美元,大約佔年度營業收入的20%。
Qualcomm與中國創新理念相契合
關於創新,艾文?雅各布博士曾表示:「我們成立Qualcomm的目的就是追求創新——尋找能夠帶來重大變革的創想。」 基於這一願景,Qualcomm以獨特的商業模式推動新技術創新,促進技術在全球的應用,支持行業新成員,幫助全球移動價值鏈的各環節參與者獲得成功,從而加速行業發展。
Qualcomm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王翔為研發開放日致辭,他表示:「我們的成長來自於發明、來自於創新、來自於顛覆;並且始終致力於大規模的研發投入。這意味著我們必然承擔相應的風險。在研發的過程中,有些技術和產品經歷了波折,成為了後來成功產品的鋪路石,也有一些技術應用到今天的產品之中,為整個生態鏈提供了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王翔稱,從上世紀90年代,Qualcomm先後在北京、上海、深圳及西安開設了四個分公司,並先後在北京和上海設置了兩個研發中心。
王翔表示,Qualcomm與國家很多最新理念相契合,「我們力挺十二五規劃中『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思路。在未來,我們將繼續攜手中國的合作夥伴,為中國早日實現創新型國家構想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關於Qualcomm對於創新的投入和中國本土創新的支持,王翔表示:「這包括對自身研發的投資,也包括對有潛力、有創造力的其他無線科技公司的投資。」稍早前,這家公司在北京宣布了總額最高達1.5億美元的全新戰略投資計劃,面向處於各階段的中國初創企業。Qualcomm將投資中國公司以推動移動技術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半導體、教育以及健康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此外,Qualcomm最近宣布了與中芯國際在28納米工藝製作和晶圓製造服務方面的合作,在中國生產和製造驍龍處理器,這將支持中芯國際28納米製造工藝和產能的提升;而早在1998年,Qualcomm就與北京郵電大學共同創建了聯合研發中心,並在過去的16年裡取得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成績。從那時起,Qualcomm的研發合作計劃開始擴展至中國各大知名學府和科研院所,其中就包括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等。
中國研發團隊創新之道
「當我們看到新的技術或新的啟發點時候,我們會問『為什麼以前不這麼做?』,『我們可不可以這麼做?』。接下來,我們會討論、論證、甚至是爭論,來確認新研發方向的可行性,然後進入到一些實際的研究。如果研究結果表明可行,會將研究成果轉為原型,並開展更多的工作以測試原型商用商品化的可能性。」在研發開放日上,Qualcomm研發高級總監範明熙博士如此講述Qualcomm的研發之道。
據範明熙博士介紹,目前Qualcomm中國研發團隊的研發主要注重三個方面:第一、創新的方向與Qualcomm全球研發保持一致,具體研發項目涉及很多空口設計,包括LTE TDD、LTE FDD、3D MIMO等。第二、如何用創新成果推動產業鏈的發展。範明熙稱,Qualcomm長期與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3GPP合作,在標準文獻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並且和運營商共同推動3GPP LTE的專項、網絡部署的商用策略,以及與系統廠商進行空口技術的合作。第三、產業鏈的合作。他說,如果以數字來體現合作的成果,Qualcomm和高校聯合的項目已經發表學術文章超過六百篇,近千名曾參與Qualcomm贊助的項目的學生進入了通信領域。
此外,範明熙博士還介紹了Qualcomm全球研發情況。他說,Qualcomm研發團隊是一個全球化的團隊,目前在美國、中國、韓國、英國、德國、奧地利、印度等國家均設有研發中心,85%以上的研發人員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除美國總部外,Qualcomm海外最早的研發中心就設在中國。當北京的研發中心有了穩定、成功的模式之後,相同的模式被推到了世界其他國家。
商業模式促全行業創新
活動期間,Qualcomm與合作夥伴共同展示了LTE Advanced、LTE Broadcast、LTE Direct、Qualcomm? Zeroth?腦啟發計算、Qualcomm IZat?定位等領先技術。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瑞平教授在發言中表示,從2010年開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就與Qualcomm展開了合作,主要側重在人機互動方面。包括最初的手勢的識別、跟蹤,到後面的面向智慧型手機的移動端的人臉識別,以及現在正在開展的多姿態面部檢測。王瑞平教授稱,這種合作是非常有效的雙贏模式。
事實上,如果仔細觀察Qualcomm的相關新聞,你會發現「合作夥伴」是最常見的詞彙之一。Qualcomm很早就認識到,其自身的成功與整個無線生態系統的成功緊密聯繫,它擯棄了傳統的垂直商業模式——只有少數主要參與者能夠影響行業,而是採用並不斷倡導一種包容的水平商業模式——接納任何規模的行業新成員。這不僅推動了Qualcomm持續的創新和增長,而且使整個無線行業和客戶受益。
Qualcomm的這種商業模式幫助其成為整個行業的創新引擎,它讓行業的單個公司不必要再重複投入巨大的研發時間和費用,也能享受到非常好的技術和發明,能夠不斷推動行業的進步。Qualcomm的商業模式降低了各類參與者進入移動行業的門檻;降低成本,加快產品上市;鼓勵創新;並推動全球競爭。所有這些因素都加速了移動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創新和應用的步伐,包括如中國這樣高速發展的新興地區。■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