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智能管家 咚咚愛家產品體驗
2025-05-09 00:09:29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去年流行了一年的流行語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事實上,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出去看看」並不是一句玩笑話,因為工作等原因,很多人在大學畢業之後都會選擇離開家去外地工作。雖說網際網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但是對於很多年齡較大的老人來說,使用智能設備與兒女溝通仍舊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不過也有一些設備廠商注意到了消費者的這一需求,並針對性的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去年眾籌成功的咚咚愛家就是其中之一。最近筆者也拿到了這款產品並體驗了一番,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體驗感受。
作為一款針對老年人市場的產品,咚咚愛家並沒有像如今眾多的平板、手機等智能設備一樣,將性能當成產品的主要賣點。而是將「家人健康」當成了整個產品的特色,交互邏輯和設計理念也以簡潔和實用為主。從產品定位上看,咚咚愛家更像是家庭中除了手機、平板、PC、電視之外的「第五屏」,初見之下就能讓人眼前一亮。
雖然兼具一定的娛樂功能,但「家人健康」仍是咚咚愛家的核心。家庭中的「第五屏」智能管家--咚咚愛家很前衛的將雲的概念融入到了產品當中。作為所有設備連接的中心,咚咚愛家可以連接咚咚手環以獲取父母的心率、步數、睡眠等數據,而在未來,血糖、血壓、體重等配套設備也將允許連接到咚咚愛家上。通過雲端同步、分析,子女在遠方就可以輕鬆掌握父母的身體狀態信息。
● 外觀
在外觀設計上,咚咚愛家的正面設計十分簡潔,該機採用了10.6英寸的大觸控螢幕,除了攝像頭和品牌標誌以及按鍵之外,沒有任何多餘的設計元素。
因為仍是基於Android系統,所以可能有些人會有疑問:三大金剛按鍵哪去了?事實上,為了便於老年人的操作,咚咚愛家在按鍵上採用了極簡的設計,對於如今應用場景很少的菜單鍵予以取消,功能相似的返回和主頁鍵則只保留了返回按鍵,以一個「咚」字進行了標示。
機身背面,咚咚愛家採用了仿皮革材質的設計,看上去十分具有質感、不僅如此,背面還配備了雙揚聲器,以保證產品外放的聲音。
為了讓設備可以適應更多的使用場景,咚咚愛家機身上還自帶了人形支架,用戶不僅可以放平使用,也可以支起來進行使用。
當然,咚咚愛家也支持手機卡和內存卡拓展。不過該機同樣擁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機身的充電接口和USB數據接口是分離的,也就是說USB口並不能用來充電,大家在購買回來使用時一定要注意。
● 系統
作為一款針對老年人市場的產品,咚咚愛家在系統層面上對產品進行了深度的定製,使其更加適合老年人使用:更容易上手、字體圖標更大。頗有一點化繁為簡的意思。首次開機會提示用戶進行手機端APP安裝以方便之後聯動。同時也是整個設備的使用說明,而且為了方便老年人查找,咚咚愛家還貼心的將其安置在了狀態欄部分。
在這個選項旁邊的二維碼標誌就是設備連接二維碼,這個二維碼與設備後面的二維碼相同,用於手機和設備的匹配。也就是說,只需簡單一掃,手機就可以與設備完成連接。
而在主屏頁面,用戶的步行、心率和睡眠以插件的形式被安放在了最前方,非常直觀。點擊相應選項就能進行相應數據的同步,心率項在點擊後還可以自動測量。
這裡有必要再來談一下手環和咚咚愛家的連接方式。在首次使用時,用戶需要先為手環充電10分鐘以上,直到輕按手環上的按鍵自動開機。因為是藍牙的連接方式,用戶在設置裡的健康設備裡選擇後進行連接就可以自動匹配。首次連接需要定義設備名(可能有多個設備連接咚咚愛家)。然後可以定義運動目標,睡眠目標等項目。
咚咚手環重量較輕,加上柔軟的腕帶,戴在手腕上基本不會有什麼感覺。除了睡眠和計步之外,還支持心率檢測。用戶只需要按手環上的按鍵即可獲得數據,在連接咚咚愛家的情況下數據也會被同步。除此之外,連續按手環按鍵也可以查看時間、步數、卡路裡、剩餘電量等數據。
回到系統的話題,為了防止老人誤操作造成手機系統出現問題或者下載惡意軟體,咚咚愛家採用了比較保守的策略--禁止安裝卸載預裝軟體之外的APP。不過好在除了聊天、通話、一鍵求助等軟體之外,音樂、收音機、電視、視頻、新聞、鬥地主、象棋和廣場舞等老年人常用的軟體也被預裝在了產品之內。而諸如微信、股市這類的高頻使用軟體也都有植入,對於老年人的日常娛樂使用來說,也算是足夠了。當然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如果實在嫌軟體過少,也可以嘗試連接電腦用豌豆莢電腦端為設備安裝軟體。
● 手機APP
作為咚咚愛家的另外一端--子女的手機愛家客戶端則更能體現這款產品的價值。在安裝、註冊、掃碼完成綁定之後,用戶需要為已連接的咚咚愛家設置一個設備名稱,以便方便之後的控制。這裡可以顯示咚咚愛家和咚咚手環的連接狀態,並且可以查看老人的健康數據。點擊頁面的右上角,還可以通過輸入設備號或者掃描二維碼的方式添加新設備。整體體驗簡潔合理,相當不錯。
在之後的聊天頁面,用戶與老人的聊天數據、通話數據以及視頻數據會被統一歸納在這裡,和目前主流的聊天軟體使用十分類似。
而在提醒頁面,用戶可以為老人的咚咚愛家遠程添加備忘錄和留言,並可以為老人進行服藥提醒和久坐提醒的設置,到達指定的時間,將會通過手環振動的方式提醒到老人。
而在個人中心頁面則包含著更多遠程控制的選項。除了帳號設置之外,還提供了相冊、音樂、探視三個選項,用戶可以使用前兩個功能為咚咚愛家推送照片和音樂;探視功能則可以直接啟動設備的攝像頭,直接查看老人的狀況。
在這個頁面綁定的設備選項當中,用戶還可以進行更多的遠程管理操作。除了更改設備暱稱、輪播圖之外,還可以將咚咚愛家的語音、視頻或者探視功能設置為自動接聽,即使老人不會操作,只需設備開機,就可以完成和兒女的視頻連線。
健康設備則可以對手環的名稱、運動目標、睡眠目標等進行設置、設備設置則可以遠程查看設置設備無線網絡、顯示情況,甚至恢復出廠設置。當然,也可以查看設備狀態,以及對設備進行重啟或者升級操作。幾乎大部分需要設置的操作,孩子都可以通過遠程連接為父母解決掉。
總結:
整個使用下來,咚咚愛家為筆者留下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雖然因為定位原因,產品的性能並不強勁,甚至偶爾會出現小卡頓,但作為一款聯動子女和父母的管家類智能設備,它的設計理念仍然打動了我。尤其是其通過雲連接雙方這一點,可以說是將物聯網的思維很好的融入到了當中。對於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來說,為父母購買一臺咚咚愛家,拉近雙方的距離、給父母更多關愛,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