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提速 欲打破高通/聯發科壟斷
2025-05-09 09:21:24
泡泡網CPU頻道10月13日 不久前,英特爾入股展訊,雙方宣布「將聯合開發基於英特爾架構和通信技術的手機解決方案」。ARM架構之外,中國手機晶片廠商又有了新選擇。
談到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一個熟悉的詞彙是「缺心少魂」—— 缺乏自主的晶片和作業系統。PC時代開始,「Wintel(Windows+Intel 縮稱)」席捲全球,到移動互聯時代,安卓、IOS+高通又控制了手機設備軟硬體。
過去十年,產業精英夢寐以求的「國產替代 Wintel」已成泡影。在移動晶片領域,中國似已初步建立起完整產業鏈,不過,如果ARM停止處理器架構的授權支持,中國晶片設計將失去研發基礎,如果被外國拒絕引進先進生產線,中國晶片的製造工藝將止步於28nm。
事實上,在處理器架構、關鍵設備製造上,中國至今仍未擺脫對國際廠商的高度依賴,依舊生活在ARM、英特爾體系下。「我國雖然是網絡大國,但我們是一個穿著玻璃盔甲的巨人,玻璃盔甲看似強大,但不堪一擊。」有評論認為。
ARM「陰影」
相比高通、Marvell、聯發科,ARM在人員、資產規模上相差甚遠,也不太為人所知。不過,正是這家不出眾的公司,隱蔽地控制著全球晶片產業。
目前,ARM生態系統包括1000多家合作夥伴。其中受到關注較多的是高通、Marvell、聯發科等手機晶片廠商,其產品普遍採用ARM架構。
展訊通訊是中國本土領先的手機晶片設計公司之一,不過旗下晶片均採用了ARM架構。華為公司推出的海思麒麟晶片也採用了ARM架構。
ARM在手機晶片的市場佔有率有多高?假如三個用戶分別購買了蘋果、三星、華為手機,這三款手機分別採用自主晶片或高通晶片,不過無論哪家手機哪種晶片,都基於ARM架構。ARM曾自豪地對外表示,全球95%智慧型手機採用了其微處理技術。
ARM的影響並不僅限於手機領域。目前,基於ARM架構的處理器日均銷量超過1600萬,涵蓋手機、平板電腦、伺服器、家電、導航設備等多個領域。
過去一兩年,英特爾投入了大量資源,在移動端推廣Atom處理器內核,在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看來,英特爾和展訊的合作,從英特爾方面,或許希望藉助中國力量,與ARM體系競爭。
在PC時代開始,中國一直缺少自主的晶片和作業系統,「國產替代Wintel」成為國內業界精英的目標。不過據記者了解,雖然在PC實驗中取得過成功,研發自主架構的龍芯晶片,更多地已將注意力集中於拓展行業應用領域。
在移動晶片領域,我國產業發展思路從構建獨立架構轉向融入ARM生態,目前雖已初步構建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的產業鏈,不過除了缺少獨立的處理器架構以外,在晶片製造業上也缺少製造生產線的能力,「就是說,我們雖然能夠生產晶片,生產晶片的產品線、下蛋的『母雞』還是由國外生產的。」中國智能終端作業系統產業聯盟秘書長曹冬對記者表示。
國產化加速
2010年,有黑客攻擊了伊朗鈾濃縮設備,導致伊朗核電站推遲發電。後來證明,黑客藉助當時通用的作業系統版本中4個未被披露的漏洞。
預留「後門」,並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例如數據回傳,手機廠商都會涉及到,因為廠商會通過數據回傳方便用戶管理、改進產品,所以都會預留軟體『後門』。國外也有專家成功演示過,利用晶片裡內嵌的密鑰或者『後門』控制手機。」展訊通訊內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目前,沒有一種晶片被公開證實存在某種「後門」,不過對它的隱憂隨著「稜鏡門」事件而升級。上述人士告訴記者,晶片內部結構很難逆向工程,外界很難發現其中是否嵌入了其他模塊,這意味著即使有「後門」,也很難被發覺或證實。
「安全是相對的,不是說只要是自己技術就一定安全,但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我們起碼知道哪些是『後門』,否則就會防不勝防。」曹冬說。
目前,我國是集成電路產業大國,不過算不上強國。不僅在核心技術上留有空白,在貿易中對外依賴程度也較高。有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進口集成電路2313億美元,超過石油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
有專家分析認為,推動自主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對於國家安全、自主創新、經濟升級轉型,有「一舉多得」的作用。據業內估計,集成電路每1元產值,大約可以帶動電子信息產業10元產值,形成100元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作為綱要重點內容,晶片產業成為國家大力推動的戰略性產業。目標是到2020年,在移動終端、網絡通信、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重點領域,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產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16/14nm製造工藝應實現規模量產,封裝測試技術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展訊上述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在晶片設計研發方面,出於生態環境考慮,我國短期內仍需要沿用ARM架構,不過獨立架構「肯定是未來的一個目標」,現在採取的是「兩步走」戰略,「就是一方面做ARM架構研發,另一方面也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架構的晶片,兩方面都在做。」
推動國產化不意味著對外資廠商的限制,展訊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外資企業可以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打開市場,「中國企業優勢是市場定位靈活,可以根據市場快速定義一款產品,國外的晶片公司有強大的技術積累,能推動4G、5G標準的研發,雙方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