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車諾比經驗幫助應對福島核洩漏
2025-05-08 21:27:24
泡泡網資訊頻道3月18日 儘管搶救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究竟有沒有可能出現更加嚴重的輻射洩漏事故依然不確定。但隨著上周五地震引發的一系列事件次第發生,公共衛生官員這次應該有更充裕的時間對潛在風險做好應對準備,避免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事故之後的悲劇重演。研究這起事故的一位科學家表示,這意味著至少日本政府能儘量減少暴露在核輻射中的人數。
1986年4月26日——25年之後,車諾比依舊是一座死城
車諾比事故最明顯的健康後遺症是罹患甲狀腺癌的兒童人數激增,根據最近公開的一份聯合國調查報告,累計共有超過6000例關於兒童罹患甲狀腺癌的報告。因此,在日本的這次事故中,為了降低上述情況出現的風險,據報導生活在核電站附近的居民已經得到了分發的碘化鉀藥片並開始服用。這樣做的原理是先讓甲狀腺對碘的吸收達到飽和,這樣當人們再吸入或者攝入放射性的碘-131的時候,甲狀腺就不會再對這些碘進行吸收。但這種做法需要對時間把握相當準確:如果在輻射暴露前一天服用碘化鉀,那麼這種藥物的有效率為80%;在輻射暴露的同時服用,有效率100%;輻射暴露後8小時服用,有效率30%。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議僅針對孕婦及兒童,因為20歲以上的成年人患病機率相當低,因此並沒有太多的理由需要服用碘化鉀。
在車諾比,碘-131同樣通過牛奶進入了人類的食物供應,這些奶牛曾經飼養在被放射性碘汙染過的牧場。日本避免這種情況的辦法可以是將來自可能受汙染的牧場的奶牛隔離飼養,或者將奶製品或奶酪存放80天直到放射性消失。
車諾比遺址,「石棺」中的惡魔並未沉睡,輻射洩漏時有發生
除了碘-131之外,另一大風險來自銫-137,它同樣可能被核電站排放到空氣中,而半衰期則長達30年。在車諾比,銫-137通過土壤進入食物鏈,並最終存在於肉類、漿果類和蘑菇等食物中。一種解決辦法是刨去地表0.5米或更多的土壤,但這種同位素照樣能在人或動物體內停留兩個月,因此另一個辦法是在宰殺牲畜供食用前先用乾淨的食物飼養幾個月。對於那些不慎攝入了銫-137的人,有一個辦法是服用一種叫做普魯士藍的染料,這種染料能與銫結合後被人體排洩。但這種做法效率不高,連續服用幾周的普魯士藍藥片也只能降低輻射暴露50%,並且日本目前報告的輻射情況還遠遠沒有達到採用這種措施的程度。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目前採取的措施還包括了疏散核電站周圍20公裡(後來擴大到30公裡)的居民,並告誡疏散區之外10公裡範圍內的居民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這樣做可以通過牆壁減少珈瑪射線可能的傷害並避免沾染到從天而降的輻射粒子。
最後的底線是,儀器探測到的放射線水平並不等於實際進入人體的放射性物質數量,當然最關鍵的是避免人們暴露在核輻射中。■(文:Sciencemag.org,圖:華夏地理、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