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的資料
2025-03-04 19:00:25
愛滋病的相關資料首先,感染愛滋病要有一定的流行病學史。如叵性戀者、多性伴、濫交及嫖娼或不正當、不潔性交史,輸血或血製品史,使用不潔注射器(或醫療用品)注射採血史等。 另外,經檢測發現血液中HIV抗體為陽性。在我國還規定,即使檢測出HIV抗體,醫生也無權對患名下愛滋病的診斷,還需要送到指定單位進一步做抗HIV的確定試驗,同時檢測血中的愛滋病病毒。愛滋病的相關資料如果為陽性,才能確定為HIV感染者。 HIV感染者可攜帶病毒數年而不發病,經過4—10年之後,才會出現愛滋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燒、消瘦、腹瀉、淋巴結腫大等),最後出現愛滋病晚期的併發症與機會感染(卡氏肉瘤、肝癌、卡氏肺囊蟲肺炎、隱孢子球菌性腸炎、口腔及咽部黴菌感染、弓形體腦炎、病毒性皰疹、結核病、B型肝炎等)。在出現臨床症狀以後,才診斷為愛滋病。 愛滋病的相關資料之症狀與病程 愛滋病潛伏期較長,一般認為2-10年左右,有的可長達10—20年,在這漫長的潛伏帶毒過程中,帶毒者起著傳播愛滋病的傳染源作用,愛滋病毒(HIV)侵入人體後可分為四期。 (1)Ⅰ期 急性感染期,原發HIV感染後小部分病人可以出現發熱、全身不適、頭痛、厭食、噁心、肌痛、關節痛和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此時血液中可檢出病毒和抗原。一般症狀持續3—14天後自然消失。 (2)Ⅱ期 無症狀感染期,此期可由原發HIV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狀消失後延伸而來。臨床上沒有任何症狀,但血清中能檢測到病毒,具有傳染性。此階段可持續2—10年或更長。 (3)Ⅲ期 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症候群(PGL),主要表現為除腹股溝淋巴結以外,全身其他部位兩處或兩處以上淋巴結腫大。其特點是淋巴結腫大直徑在1cm以上,質地柔韌,無壓痛。無粘連能自由活動。活檢為淋巴結反應性增生。一般持續腫大3個月以上,部分患者淋巴結腫大1年後逐步消散,亦有再次腫大者。 (4)Ⅳ期愛滋病,本期可以出現5種表現:①體質性疾病,即發熱、乏力、不適、盜汗、厭食、體重下降,慢性腹瀉和易感冒等症狀。除全身淋巴結腫大外,可有肝脾腫大。曾稱為愛滋病相關症候群(ARS)。②神經系統症狀,出現頭痛、癲癇、進行性痴呆、下肢癱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