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明天初中作文
2025-02-21 03:34:25
明天會發生什麼呢?誰也不知道,但人們都希望有個美好的明天,小編收集了美好的明天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美好的明天
「不管怎樣,明天將是新的一天。」《飄》的結尾如此動人心弦。(中國作文網)思嘉麗告別了舊時代,她人生的新時代到來了。
明天會發生什麼呢?人們都是以一種欣喜、期待的眼神答道:「那美好的明天讓人好期待哦!」是的,今天在自己手裡,明天還在自己手裡。……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記憶兒時的我,常常叼了一枝不知名的野花在口中,清香四溢,念念有詞:「天靈靈,地靈靈,神明伴我到天明……」殘月當空,笑卻從心底溢出來:「明天的這時,我是不是長大一點了?我是不是比母親還要能幹?」雖這樣問著自己,但那也總是一種失落的等待,明知不可能,卻總要問一問。……那時在軒下睡眼惺忪,冬日的陽光柔和地照射進來,喜歡默默地發傻,常想著今天有什麼值得紀念的事。「蕭蕭木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父母一個美好的眼神、鄰家小哥哥歡喜的樣子,都成了值得回憶的細節,大概那時的我有一種痴痴的小女兒情態吧!氤氳在夕陽的懷抱裡,帶有一種獨特的香氣,十分戀戀不捨,卻有隱約知道,今天的夕陽會落下,可明天的夕陽已不似當時了。
當我在長大一些的時候,迷上了英雄人物。什麼「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曹植的白馬英雄成了我的嚮往,「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剷除*佞,打抱不平,還想做一個石破天樣的俠客,「大笑拂衣歸矣」、「當花側帽」……多麼風流倜儻,多麼瀟灑!英雄最後總是贏得一世英明,「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多麼豪邁!「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多麼悲壯!
也許明天,我仍就是一個普通人'或變成一個「視死忽如歸」的英雄,還是一個風流偏偏的俠客呢?一切緣於自己。明天,讓我充滿了希望,可憑空有了希望,自己卻不花費一點氣力,希望終究是會破滅的。「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期盼明天又有何用?「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人生易老,只有把握現在,珍惜現在,努力過,奮鬥過,為此心力交瘁過,明天的期盼才更加有意義。須知名士傾城,為那「傾城」,拼搏一下。莫回首,告別過去,期待吧,美好的明天會是什麼樣的呢?
第二篇:美好的明天
「哦,外面好像晴天了,」孩子央求道,「媽媽,出去走走吧,整天都在家中待著,什麼也見不到,下了七個多月的雨終於停了,我們出去嗎?」
媽媽嘆口氣:「唉!咱家的氧氣怕用不到下周了,少用點兒吧,何況你的那隻防毒面具還沒修理好呢。」
「媽媽,我都快悶死了,求求你了!」……
媽媽領著孩子出來了,在毒辣的陽光下走著,她們望著這七個月的酸雨過後灰濛濛的天空,街上開始有零星的幾個行人,因為都帶著防毒面具,也看不出來是誰。媽媽望了望對面那一片被摧毀了的小樹林,那是一年前市長帶領市民們一起栽的,大家心裡很清楚,這些都是無用功。很薄很薄的大氣層外,那個大火球每天都不遺餘力地向著地球猛射紫外線,人要是沒有這種特殊的衣服,全都得患皮膚癌,更不用說沒有任何保護的樹了。真不知幾百年前,21世紀的人們是怎麼想的,在電腦記載的歷史中,那時的地球依然是藍瑩瑩的,特別漂亮,飄浮在宇宙中,宛如一顆晶瑩剔透的藍寶石。可人們卻不愛惜她。人真的是在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嗎?原子彈爆炸後這麼多年了,為什麼輻射還沒處理妥當?喝的水什麼時候才能不是在化工廠用氫氧合成的呢?……
「啊,媽媽!」孩子的一聲尖叫,扯回了媽媽凝視樹林的目光。「孩子,你怎麼把手套摘下來了?手會被腐蝕的!」媽媽有點兒語無
倫次。「我只想再摸一摸我種的小樹,這上面還有一片葉子。」當媽媽把手套給孩子戴上時,聽到一種「嘶嘶」的聲音,她回頭看了看.
沒有人。「啊,不好!孩子的防毒面具並沒修好。」媽媽忽然想起來。
「媽媽,我……我有點兒……喘不過氣來。」媽媽急了——家,家,還有那麼遠的坎坷路呢,回去不可能了,該怎麼辦?怎麼辦?媽媽一把拽下孩子的面罩,也不管自己的面罩大小,就扣在孩子頭上。
媽媽背過臉去,咬著牙,忍住不發出痛苦的聲音,她怕孩子聽見會傷心。
「媽媽,怎麼/,你怎麼了,不能這樣……」孩子哽咽了。
偉大的母愛!媽媽深情地望著孩子,似乎有許多話沒來得及說,那眼神似乎在告訴孩子:會好的,明天會好的……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不想親眼看見她難過,甚至因為我們而慢慢地死去。我們要關愛我們的媽媽和我們的地球,地球和媽媽—『樣受不了汙染。
為了美好的明天,也是為了這樣的故事將來不會發生,我們要愛護好地球,保護好環境!
第三篇:美好的明天
還記得,有一種感覺叫做刻骨銘心,如今卻在漸行漸遠……
還記得,有一種情結叫做魂牽夢縈,如今快要煙消雲散……
節日,一個多麼溫馨的詞。千百年來,在詩人的筆下,那裡有著優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的彩燈,映射著鄉裡族人的情緒,默默的守候,化為淡淡的哀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這中秋的明月,投下一地細碎的鄉愁、靜靜的思念,承載著濃濃的祝福。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登高望遠的時刻,秋風就在念親心切的旅人身旁輕輕地吟唱;「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的爆竹敲響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悅昭示著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那份牽腸掛肚的哀愁,那些溢滿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飄逸的白雲,永存於中華民族的上空。而今猛然回首,卻不見了它們的芳蹤。是不是情人節的玫瑰遮住了年輕人的視線,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燈火?或許是濃香的巧克力堆積如山,含在年輕人的嘴裡滿口生香,以致掩蓋了中秋的薄酒?
節日是一種民族文化,我們每一次慶祝節日,都在有意無意中延續這種文化。「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有視覺衝擊力的開放的西方文化,它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活躍了我們的思想,對我們是有益的。但我們更應珍惜、繼承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含蓄、深沉特點的中國節日,凝結著深厚的民族情結:端午思賢臣,中秋念家人,重陽尊老者,清明懷故親……這些載譽千年的美德,歷久彌新,永不褪色。其實,我們在慶祝傳統節日之時,也就是在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薰陶一方人。如果我們崇「洋」輕「土」,就是盲目媚外;如果我們崇「洋」重「土」,則是兼容並收,取長補短,自我完善。因此在「洋節」與「土節」之間,我們應該把握適宜的尺度。對於西方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決不全盤西化,更不墨守成規,要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走向美好的明天!
看,在上元節的燈火裡,中華民族的瑰寶——詩詞,化作燈謎爭妍鬥奇;聽,那銀鈴般的笑
聲伴著清香盈盈飄去,其中隱隱夾雜著異香的情人節玫瑰和異味的聖誕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