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與收穫為題目的高中作文三篇
2025-03-18 21:09:25
篇一:播種與收穫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收穫,卻很少有懷著播種的心態,做出播下的行為.但是,只有播下種子才會有豐收的時候.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啊!
我想,天上真不會掉餡餅來,只有用自己的付出來換得收穫。雖說付出了不一定就能得到收穫,但是,沒有付出卻註定會一無所獲。人,就是這樣,難道沒有付出還會有收穫嗎?
你看那五彩繽紛的花朵們,在春天裡,它們就爭奇鬥豔,一陣風吹過,它們又展示自己的獨特的舞姿,在春風中偏偏起舞,點綴著那綠油油的小草,不管從哪個方位看,它們都那麼美,把蝴蝶和蜜蜂都給引來了.有人問,這些花那麼美,供人欣賞,這也是它們的付出,為什麼卻看不到它們的收穫呢?其實,處處留心的人可以發現,草坪上不是掛著"愛護花草"的牌子嗎?正因為它們的美麗和對環境的保護,因此人們對它們加以保護.你看,那些園丁不是天天來給花兒澆水嗎?哦,這就是它們的收穫,它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收穫,是因為有之前的付出.
許多人都想無動於衷而有收穫,但我覺得那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就拿背書來說吧,老師給了我們較長的時間,可是到了一定的時間,卻有著不同的結果.有的同學能夠斷斷續續地背下來,有的同學能夠一口氣背下來,還有的同學卻一言不發.是什麼原因導致結果截然不同呢?噢,是學習的態度不同導致的原因.我想,一口氣背下來的同學必定花了不少精力,而斷斷續續的同學則也付出了,只不過付出的較少,至於一言不發的同學,可能是沒有行動.所以說:"態度決定一切"
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穫,只有付出才會有好結果.請做一個播種者吧!即使不會有收穫,但播下的種子卻帶著希望的光芒.看那路邊可憐的乞丐吧,他們不懂得付出和播種,只知道付出了努力不一定可以得到收穫,所以寧願當寄生蟲也不願意靠自己的努力掙錢。其實,他們都錯了。他們是否又知道沒有付出卻註定一無所有呢?哎!!!
播種與收穫,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穫啊!
篇二:播種與收穫
俗話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農民伯伯早春時節就下地辛勤耕耘,在夏天,他們更是頂著烈日,對農作物呵護有佳。最終大自然給了他們回報,秋日裡他們迎來大豐收。在農業上播種與收穫是這種關係,在實際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播種是收穫之母。
在英國一個農場裡,一位老農夫有一天在馬廄裡發現了一個嬰兒,這位老農是善良的,他收留了這個孩子。過了幾天,一輛豪華車開入農場,從車中下來一個,這孩子正是他的。出於感謝,這位把農夫的孩子帶走了,讓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為一名醫生。而正是這位醫生在數年後發明了一種藥物,治好了身患肺結核即將去世的的孩子。而那位正是邱吉爾。
這個故事只是一個巧合嗎?不。這是一個播種與收穫的過程。如果不是老農善良的心播種下了種子,也許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農夫,碌碌無為。如果不是邱吉爾的熱心幫助,他的孩子也會夭折。播種什麼收穫什麼,像希特勒那樣播撒罪惡的人,最終也會自食其果,受到人民反對,自盡而亡。
我們不能播種罪惡,但也更不能因此而不在春天播種、耕作。
當別人拿到某個獎項後,許多人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但在羨慕的同時,你想沒想過你、我、他同樣是正常人,而你卻得不到半個獎呢?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付出,在別人學習的同時,你也許在睡覺;在別人學習的同時,你也許在嬉戲;在別人學習的同時,你也許在看漫畫……天上掉餡餅的事中華上下5000年沒有發生過,自然你也不會有任何收穫。這時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麼我付出了,卻沒有回報那?」的確,農民也會遇到天災,糧食減產的現象,生活中也是如此,但請你不要放棄,一位成功就在你眼前,你的一隻腳已跨入了成功之門。等你真正成功了,你就會發現,這播種、耕作的過程是何等的快樂。
同學們做一個辛勤勞動的農民吧!在自己心中肥沃的土地上,種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到了秋天,這裡將會成為金色滿園,香氣撲鼻的麥田。給它起個名字,「成功的殿堂」怎麼樣?
篇三:播種與收穫
胡適先生曾經說過:「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就是說,播種的好壞優劣直接決定著收穫的大小多少。
這種播種與收穫的關係,在各個領域普遍適用。我在學習上尤其是在真正認識到閱讀與寫作的關係上,對這是頗有親身感受。
語文老師曾對我們強調說:閱讀和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我在剛剛聽到這話時,頗不以為然,也沒把這樣的忠告放在心上。但是後來的寫作實踐和考試作文的屢屢不順,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切的理解,大有豁然開朗、醍醐灌頂之感。
其實,即使是在剛剛進入高中的時候,我對閱讀與寫作中蘊含的的「播種與收穫」的關係也是視而不見的。
還是一次作文訓練過後,語文老師拿著我的作文,對我說我的作文模式和內容過於僵化,缺乏層次和深度,也無新意。我當時聽了以後還有點不服氣:我每次考試的作文分數畢竟不低呀,滿分70分的作文我得60分也是常有的事情;至於平時作文和周記,更是常常看到老師激勵和表揚的評語。一邊是自我感覺良好,一邊是不服氣。在這種心態的支使下,我找來了一篇得分比我還高的同學的作文以及一些範文認認真真地讀了起來。讀了一遍、兩遍、三遍,我發現,自己的作文還真沒法和人家比。驚羨之情既出,不服之氣頓洩!我將自己的拙作和人家作了比較,人家的輝煌處亦即我的遜色處。人家作文裡引用蘇聯作家索爾尼仁琴,我竟然從來沒聽說此人姓名;人家作文裡有「一語成讖」這個成語,我竟然連「讖」都不認識,更不知其為何意了;人家的議論與抒情貼切到位,與記敘融為一體,我卻常常是空發議論、無病呻吟,議論抒情與記敘油水分離;人家的記敘形象生動、細節精彩,我還只停留在簡單乏味的敘述層面上,還為敘事清楚語句通順而沾沾自喜;人家的說理已經是鞭辟入裡,我的作文卻只能說是膚淺……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若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顯而易見,正如老師所言,我的閱讀量不大、涉獵面太窄。一篇好文章就好比一幅好畫,抑或是一幅好字。好的文章擲地作金石聲,讓人嘖嘖稱讚,如好的字畫不乏神來之筆,富於神韻。值得注意的是,神來之筆不是無端而來的。沒有勤學苦練的硬功夫,哪有神韻可言?對應到寫作中來,沒有寬廣的閱讀面,不知好文章為何物,哪能寫出好文章來?閱讀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其效果也不是立竿見影的,這正是我忽視閱讀的原因啊。量變引起質變,日積月累總會帶來質的飛躍。指望只讀幾本書,寫幾次文,學幾招技巧,就能立見成效,這和只播種一畝三分地,就奢望能收穫萬斤糧有何區別?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而我還要在這句話後面再補充一句:「氣華文章自然佳。」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一定要洗去浮躁,潛心閱讀,勤於播種,收穫好文章。
銘記胡適先生的話,帶著我的理想,先去做好播種、耕耘的事情!
1.新學期、新起點、新打算、新收穫作文_成長作文2200字
2.努力收穫成功作文_成長作文1700字
3.意外收穫的優秀作文_成長作文4600字
4.付出與收穫作文_成長作文2400字
5.暑假收穫作文_成長作文3400字
6.初中軍訓的收穫作文600字_成長作文
7.收穫的喜悅作文400字_成長作文
8.關於我的收穫的作文8篇_成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