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你準備好了嗎?
2025-03-07 12:14:29
我們眼中的世界,一切看似很簡單,卻又很複雜;一切看似很複雜卻又很簡單。我們都在為自己的今日、明日打拼。就如同鐵匠打鐵,流汗揮動只為鑄就一口好鐵。翻閱浩瀚的人間,你所看到的,究竟是什麼?
一、人文,現實,寒冬
從歷史的畫卷中我們知道,早在14-15世紀的義大利就舉起了人文主義的旗幟,哎,我不得不承認歷史真的很有用。是的,我們為人而活。
尚比亞的瑪麗?尤肯達修女看到了,當我們的兒童面對著飢餓,甚至被威脅致死時,他們那被禿鷹死死盯著的身體,像一顆顆圖釘深深扎入我們的心臟。這種痛,入骨入髓。鎮子上的百姓看到了,人們飽受瘟疫之苦,面對親人的生死離別,寒冷吞噬了我們。
我也確實覺得冷,現在正是嚴冬。天冷不冷是它的事,但暖不暖就在於人心了。我們的人文主義呢?
我看見了眼前的河,但我卻看不到,它的盡頭是大海。但至少我看見了它,它便不那麼孤獨了。我渴望找到問題的源頭與終點,卻還是陷入了狹隘的泥潭,困頓地不知所措。但或早或晚都必須穿越出口,流向大海。
我確實感覺冷,冬季的蕭條席捲整個北方。我們也被天氣和學業云云上的寒冷注滿,我把臉埋入溫水,掩蓋抽噎的懦弱。我是不是應縱情享受這溫暖?我在心裡大呼「不」!
二、科學,未來,暖春
我就這樣想起了新中國成立的初期。國防弱,美國的虎視眈眈,蘇聯的背信棄義,赫魯雪夫的嘲諷,席捲了我們心中的土地。叫我們如何不救贖?
救贖是一種溫度,是一種看得見的微笑。那麼後來的原子彈、飛彈、氫彈就綻放在世界的雙眼中。
恩斯特?施圖林格博士看到了科學的力量。花費數十億美元探索火星。在那茫茫如人心的宇宙中,這也是一種救贖!Mr伯爵也看到了這一點,此刻的付出,會收穫無盡的財富。
科學的偉大之處,也許就在於在那嚴密的邏輯體系下,你無法描繪未來,而它將為你構造未來罷!
我漸漸相信只要探索,就有收穫這個單純的道理。
上一篇講到,我在心裡大呼「不」。我想要fight,我相信通過現在的努力,我會笑看人生,傲視群雄。雪萊這個人在很早以前就雲了一句:「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未來我所擁有的,遠比今日的拼搏更加珍貴。枯藤已長出枝椏,時光翩然輕擦,我心如故。
三、生活,渡口,逆戰
我認為,人文、科學共同致力於生活。生活,永遠比你想像得更加深邃。人文和科學也並不矛盾。我們活著,悲天憫人,關注未來。
生活,莫要被圈死在那個逼仄的空間,無法觀看岸邊甚至是外面的事物,終為流洩不出的情感找不到出口。
青春渡口處,陽光洶湧地湧入了我們的世界,像大批流動人口的惶恐不安。有尖刺一樣的光線,如班主任的嚴厲批評,讓我抬不起頭。當我還在考慮著永遠有多遠時,社會的高速化早已衝擊了這個問題,上百條的微博都出來了。
我是很想寫出關於國家社會科學人文的深層次的文章,但是我實在是理論上比較窮,度,連淺都淺,更別談什麼深度。我只是以一種及其稚嫩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看到的腐敗、黑暗並不客觀。之所以說我們做學生很幸福,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深入社會,沒有去承受社會的壓力。本人作為幼稚的憤青的代表人物,有時候文章確實是過於悲憤,以至於控制不好自己的感情。寫到最後我是真的很想說,這個社會是個很不公平的社會,但是我們又能怎麼樣呢。我們是卑微的,那麼受制於人是必然的結果。我們要想改變這種處境,就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但是,我們所說的不公平,都是把利益趨向於自己的。我們不斷推敲著人生之外的一盤盤殘棋,想著這真是個醉生夢死的世界。我承認我偏題了。
那麼趕緊回到正題,醉生夢死的人,醉生夢死的文,醉生夢死的科、學、生、活。他們都是著了魔的迷人。
我一向對於像愛因斯塔普朗克孟德爾這類改變世界的科學家以91°的姿態去仰望。但是科學家不是誰都能成為的。再者,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文化最有用的地方也就在於它的沒用。
不管是注重人文,注重科學,亦或是注重現實,或是突破未來,它們都在致力於人類的發展,致力於人民的理想國。同時啟迪著人民的德行。它們都很重要。
空談務國,實幹興邦。
把握好你的現在。
我的心也突然釋然了,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奮鬥好,我們的暮光之城,我們的理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