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歷史我知道徵文2000字
2025-02-20 06:00:25
黨的偉大貢獻始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幸福充足,小編收集了黨的歷史我知道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黨的歷史我知道
中國共產黨誕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國社會及人民革命鬥爭發展的必然結果。
中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然而,當歐美一些國家從十七世紀中葉開始確立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又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工業革命的時候,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自我封閉,拒絕擴大與外國的交往。而事實是,原來文明程度落後於中國的歐美國家,這時已遠遠地跑在了中國的前面。
落後就要挨打。到十九世紀中葉,急於向外擴張的英國,以鴉片和炮艦打開了清王朝這個封建專制帝國閉關自守的大門。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被突如其來的外來因素打斷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基礎,給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某些客觀的條件和可能。
這種情形,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兩個方面的重大變化。
封建剝削制度不但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佔著明顯優勢。因此,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中國變成一個半封建的社會。
另一個方面的變化,是外國資本主義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壓迫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外國侵略者的目的是尋求更廣大的市場,掠奪更多的資源,為了這個目的,外國列強對中國採用軍事的、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壓迫手段。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嚴重破壞,清朝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這種狀況,使曾經輝煌中國一步一步地變成一個蒙受恥辱的半殖民地的國家。外國資本一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聯合壓迫,嚴重地阻礙著中國的社會發展和政治進步,成為民族災難和人民痛苦的根源。
這樣,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如何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改變國家貧窮落後的面貌,解決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問題,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嚴酷的現實,激起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外國資本一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變中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從來沒有間斷過。可是,歷次反對外國侵略的戰爭,太平天國的農民戰爭,鼓吹愛國救亡和變法圖強的維新運動,號召「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一次次地都失敗了。
中國人是帶著英、美、德、法、俄、日、意、奧八國聯軍侵佔首都北京的民族恥辱進入二十世紀的。那時,展現在中華民族面前的是一片瀕臨毀滅的悲慘前景。中國人民在進行各種徒勞無功的反抗之後,又起來革命了。
二十世紀中國最初的革命領導者,是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隨著資本主義近代工業的初步發展,中國社會內部新的社會力量一一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也初步成長起來,從而引起階級關係的新變化。
民族資產階級得到初步發展並登上政治舞臺後,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氣象。1905年,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發起成立同盟會,提出了實質上是以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為目標的政治綱領,並努力用革命手段來實現這個綱領。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就此結束,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開創了比較更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並為此後革命鬥爭的發展,特別是為後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開闢了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紀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所經歷的第一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孫中山因領導這場革命而成為二十世紀初期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
但是,辛亥革命並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究其根本原因,是領導這場革命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具有很大的軟弱性。它同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同佔中國人口最大多數的下層勞動群眾嚴重脫離,並害怕發動他們。這樣,就使得資產階級革命派沒有力量更沒有勇氣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進行到底。
辛亥革命以同舊的反動勢力的妥協而告終,革命的果實落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手裡。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沒有受到削弱,封建勢力依然在中國每一個角落。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難深淵中。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又失敗了。它的失敗,給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深刻的啟發,使他們逐漸覺悟到必須另外探尋新的救國救民的坎坷道路。
第二篇:黨的歷史我知道
在我眼中,中國共產黨是我們中國頂梁柱,而現在美好的中國都是由共產黨創造的,這是我會想起一首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從北京天安門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新中國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第一,表明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鬥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第二,標誌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第三,宣告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衝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一,建國六十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已在中國大地上紮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建立了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沒收了大官僚壟斷資本,通過土地改革,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就從根本上剷除了階級剝削的根源,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消滅了剝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最根本的優點,從此全體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與共,每個人的利益都依賴於國回顧黨的歷史,無數激動人心的時刻讓我們銘記在心。
1921年的7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成立,掀開了中國近代史新的一幕;1937年7月7日發生了盧溝橋事件,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略中國,在中華民族危難時刻中國共產黨聯合全國各民族同胞,展開了英勇的抗日戰爭,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的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當家做主;1979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是中國人民迅速富裕起來,經過短短的三十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經濟高速、穩定、健康發展,國家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一國兩制」的偉大創舉迎來了香港、澳門順利回歸,圓了幾代人的統一夢,新中國邁入了騰飛的歷史進程。
黨的風雨90年曆程是令人難忘和感慨的。在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中創立,經受大革命洪流中鍛鍊和考驗,在土地革命中開闢出中國的革命道路,後來成為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最後奪取民主革命的全國勝利。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順應全國人民的強烈要求,主張結束共產黨的一黨專政局面,爭取建立一個和平、民主、獨立、富強的新中國。然後經歷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艱辛探索著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然後在不斷的總結和反思中選擇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90年來,黨一直把發展社會主義作為主題,把中國實情和馬克思主義很好地結合到了一起,取得了很多成就。雖然在過程中也犯了一些錯誤和存在問題,但成就還是主流,缺點和錯誤是支流。
黨的偉大貢獻始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幸福充足,像我爸爸媽媽小時候他們生活清苦,過一次生日只能吃一個雞蛋,可我們現在,一次就能吃一個大蛋糕或者開一個歡樂派對;在以前,爸爸、媽媽的穿著普通、單調,根本就不像我們現在有這樣華麗的衣服;在以前,爸爸、媽媽住在窄小的房子裡,沒有電視機、洗衣機、空調等電器,而現在我在我的大書房裡網上衝浪呢;在以前,路上幾乎沒有車,沒有地鐵,沒有磁懸浮列車,飛機有是有,但許多人沒錢,坐不起。再看我們現在,大街上,汽車挨挨擠擠的,好不熱鬧,在地鐵站,人流如潮,在飛機站,人們排起了長龍。是啊!,自從有了共產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黨的歷史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概述的,需要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慢慢去體會和感悟。不忘黨的歷史,開創美好未來。明白黨和人民的不容易,懂得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斷培養我們的愛國熱情,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地更加強大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