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95周年獻禮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
2025-02-22 18:55:25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每天晚上8:00分黃金時段中央一臺播放三十二集紀錄片《築夢路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建黨95周年獻禮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建黨95周年獻禮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一:
關於夢的動賓短語,我能想到的無非就是做夢、追夢、圓夢、託夢、解夢,以及前幾年因為一部好萊塢電影而為人所熟知的「盜夢」。「築夢」這個表述我這是第一次聽說,它讓我聯想到國歌中「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悲壯,因此也就平添了一份令人肅然起敬的厚重感。
能不厚重嗎?因為這個夢不是一般的夢,而是幾百年來無數炎黃子孫念茲在茲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鑑於西方某些黨派的歷史均已超過兩三百年,剛滿95歲的中國共產黨,充其量不過才走到人生的中年。儘管在血氣未定的少年時代犯過不少錯誤,但在領導全國人民築夢的路上,她的成績也確實是有目共睹。如今,歷史已然步入了「新常態」的車道,如果我們堅信夢是築出來的並且下定了一直築下去的決心,那麼以下幾點就不得不倍加注意:
首先,要堅持畫好的藍圖。規劃是個嚴肅的事情,因為它關係到工程的進度和項目的成敗。你也許可以對「詳規」略作調整,但卻不能突破「控規」,更絕不可以違反「總規」。半路變卦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面目全非,甚者還會就此停滯不前,把理想中的摩天大廈生生糟蹋成了爛尾樓。而這樣慘痛的代價,我們已經在別人身上看得多了,並且註定和他們一樣承擔不起。
其次,要嚴控構件的質量。相傳古代築造城牆時,每一塊磚上都刻有製造者的名字,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唯他是問。「中國夢」雖然不像《義勇軍進行曲》中所唱的那樣用「我們的血肉築成」,但仍需要國人心甘情願地把自己打造成質量過硬的磚瓦。甭管別人怎麼樣,先看看自己做得如何。處於關鍵部位的共產黨員們,更應該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如果由於抵擋不住內心的蠢動和外界的腐蝕,「承重牆」變成了「糞土之牆」,那「中國夢」又怎麼可能築得成呢?既然「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那些腐爛的磚頭瓦塊就非摳掉不可,而且還要想辦法徹底消除腐爛的病根。
最後,要彌縫彼此的差異。把「中國夢」的構件比喻成磚瓦也許太過理想化了,因為所有個體不可能像一個模子出來的那樣千人一面,總歸有些顯著的差異,形狀也未必規則。手藝高超的工匠,會允許那些石料保留自己的稜角,並幫助其找到合適的位置。通過巧妙的堆砌和對空隙的彌縫,它們將被黏合為一個整體,穩固堅挺且壯麗巍峨。
《築夢路上》,除了前兩個字的耐人尋味之外,後兩個字其實也頗有講究——它點明「中國夢」的築建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始終處於進行時的狀態,此時回顧作為核心力量的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沉浮,不僅激勵我們要繼續添磚加瓦,同時也提醒大家千萬別忘了初心。
建黨95周年獻禮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二: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檔案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攝製的32集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近期在中央電視臺隆重播出。這部紀錄片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尋夢、追夢、圓夢的偉大曆程,重點回顧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史和偉大成就,深刻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唱響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最強音。該片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富有新意,堅持用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達到了政治性、理論性、歷史性、藝術性、現實性有機統一,是一部向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獻禮的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孜孜以求的宏偉目標。該片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主題,以「講故事」、「析事理」的創作手法,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勝利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歷經獨立自主、艱苦創業,建成社會主義大國;歷經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正在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使觀眾在氣勢磅礴的歷史敘述中受到真情感染,得到薰陶鼓舞。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國共產黨的尋夢、追夢、圓夢之路,是一個接續奮鬥、艱難探索的歷史過程;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該片以「群英尋路」啟幕,以「走向復興」收尾,跨度百年,視野開闊,場面壯觀。從李大釗就義前的獄中自述「矢志努力於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的豪言壯語,大革命失敗危急關頭徐特立、賀龍的毅然入黨……到「兩彈一星」、北京奧運、再鑄軍魂,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精心謀劃、運籌帷幄,再現了一批批優秀共產黨人為實現中國夢而上下求索,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歷史地落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肩上,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築夢路上》系統總結、全面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使廣大幹部群眾集中了解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接過歷史接力棒,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攻堅克難、強基固本,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充分感受到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人民的夢,極大增強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築夢路上》的藝術成就也很高。該片通過畫面、影像等多種形式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共產黨人的故事,依託重要會議、人物、事件、文獻、遺址、數據、圖表,穿插有關部門負責人、革命後代、專家學者採訪,真實生動地再現了黨的歷史,充滿自信地回應了現實關切,充分發揮了黨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生動讀本,是廣大幹部群眾學習黨史的優秀教材。
建黨95周年獻禮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每天晚上8:00分黃金時段中央一臺播放三十二集紀錄片《築夢路上》。這部片子詳細的記錄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歷代領導人領導中國的奮鬥與發展過程,配上聲情並茂的解說,使人熱血沸騰。
《築夢路上》選取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的32個重大事件,通過一個又一個故事,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風雨兼程的築夢路上做了些什麼,這部紀錄片把跨度將近一個世紀的敘事空間被集中的主線串接起來,詳細的記錄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發展前進史。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全片敘述的是中國共產黨奮鬥中的重大事件、做出的重大選擇、創造的重大成就,每一集都與實現民族復興息息相關。
當我看到當時的深圳特區當時只是一個貧困的小漁村而發展成為今天的經濟特區,港澳地區在中國領導人的不懈努力與艱苦談判中終於回歸中國的時候,我激動萬分,這些都是我們實實在在看到的,無論是在電視還是在報紙上,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大量的宣傳與激動人心的接管換國旗的時刻,中國正在一步步地收回原本屬於中國的領土,甚至我們身邊同事的孩子考學或工作就在那邊的城市,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時常可以聽得到改革發展的消息。
走什麼樣的道路決定著中國夢的前進方向和實現途徑,決定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否迎來光明前景。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探索開拓並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做的艱辛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所做的艱苦奮鬥。《築夢路上》記錄了從黨的領袖到普通黨員的感人事跡,中國共產黨是靠自己的精神作風把人民凝聚在一起共同奮鬥的,而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全體人民來實現,必須通過不斷為人民造福來體現。看了這部記錄片,我為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而激動,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