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愛國作文
2025-02-28 23:54:25
2016年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紀念日,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最壯闊的民族解放戰爭。今天小編就來分享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愛國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愛國作文(一)
2016年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日,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鬥爭,銘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做出的重要的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以史為鑑,弘揚愛國主義,發揚抗戰精神,走和平強國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
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我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的大部分主力。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在八年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對世界各國人民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和全面抗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短短的4個多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是中國共產黨面對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率先捐棄前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從此開始。同年8月中共中央就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作為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根本方針。在中國共產黨的倡議和督促下,同年9月國共兩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宣告成立。在戰略防禦階段,國民黨官兵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日,先後進行了平津會戰等重要戰役,並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阻滯了日軍的推進,但先後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逼迫遷都重慶。而中國共產黨代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條依靠人民群眾的全面抗戰的路線,改編了八路軍和新四軍,深入敵後,開闢敵後戰場,從戰略上配合了國民黨軍作戰。
在戰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原則,在《論持久戰》指引下,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反「蠶食」鬥爭,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同時打退了國民黨的三次反共高潮,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
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同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命令,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進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在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抗戰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沒有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全面抗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的勝利。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
以史為鑑珍惜和平環境發揚抗戰精神走和平強國之路今天我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就要以史為鑑,珍惜和平環境,發揚抗戰精神,走和平強國之路。以史為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要更加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國家實力。以史為鑑,戰爭就要死人,我們要牢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害,要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奉行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史為鑑,鬥爭才能勝利,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不會改變,面對帝國主義的挑釁,我們絕對不能退讓,只有針鋒相對,才能保證國家安全,才能維護世界和平。
抗戰精神是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所鑄就的前僕後繼、不屈不撓、團結奮鬥、反抗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愛國主義精神,今天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精神財富。發揚抗戰精神,可以進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讓我們發揚抗戰精神,萬眾一心,奮發圖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努力奮鬥。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愛國作文(二)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71周年紀念,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而又不堪回首的日子,交織著慘烈、屈辱、反抗、憤怒與自豪……
前不久,我們一家參觀了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內所展示的那段艱苦、慘烈的歷史讓我們揪心、握拳。
正廳浮雕上,手無寸鐵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軍的機槍刺刀下,倒在故鄉貧瘠的土地上;堆積的鵝卵石掩蓋著數百名幼童的屍體,一位母親的雕像立在一側。她一手撫胸悲歌,一手攥拳悵恨。
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著我,不,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歷史在這裡驟然高大,它連接著生與死、愛與恨、悲與憤,還有一個民族與國家的尊嚴;歷史也在這裡凜然奮臂,高呼出一個時代強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抗日戰爭對於我們這些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兒童來說,是一段未曾親歷的特殊歷史,通過此次參觀,使我認識到了日本軍國主義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的沉痛災難,也正是這段歷史使我們認清了日本侵華戰爭的本質,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國家富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防強大才不會挨打、不會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們慶幸偉大的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我們慶幸我們的國家有許許多多不屈不撓、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民族英雄;我們慶幸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帶領我們走向勝利;我們慶幸中國人民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優秀品格,華夏兒女是打不死、嚇不倒、壓不垮的民族;我們慶幸有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反法西斯鬥士支持我們的正義事業;我們慶幸世間總是正義戰勝邪惡、真理總在正義這邊;我們慶幸如近東方的巨龍已覺醒。今天的中國已今非昔比,正昂首闊步步地朝著富強、民主的方向大步邁進。我們青少年兒童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願,追尋先輩們的足跡,奮發圖強,立志報國。我們相信:進步與和平是人類永恆的信念!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愛國作文(三)
對於現在處於和平時期的我們,對於正在紀念抗戰勝利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71年前的那段恥辱!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71年前,一名中國記者登陸剛剛投降的日本進行採訪,把他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都記錄了下來,告誡中國人:所謂的投降在日本人看來只不過是臨時休戰而已。警鐘長鳴,71年後的今天重讀舊文,相信讀者心有戚焉……
從1937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於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愛國作文(四)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最壯闊的民族解放戰爭。面對兇惡的日本侵略者,中華人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前赴後繼英勇鬥爭,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歷時八年的偉大抗戰,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的英雄史詩,2014年我國以立法形式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年應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繼承和發揚各族人民在抗戰時期的愛國主義精神。立志報效祖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自己更多的貢獻。我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要牢記歷史給予我們的啟示是:
要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發憤圖強,振興中華。日本是個小國,過去為什麼敢於欺辱我們這個大國呢,主要原因是當時滿清政府和國民政府政治腐敗,經濟落後。我們還要看到西方反動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一些軍國主義分子,還不承認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的罪行,掩蓋在南京的大屠殺。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上中國土地被搶佔,資源被掠奪,人民被殺害,遭受沉痛災難的教訓。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發情圖強,加速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實踐興國強軍戰略。
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前赴後繼,同心同德,英勇抗敵的勝利,也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勝利。
筆者認為,有國才有家,沒有國家的獨立富強,就沒有人民的幸福。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富強,無私奉獻了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英勇鬥爭的光榮傳統,學習先輩為了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灑熱血、捐身軀,公而忘私的愛國主義精神,熱愛祖國,努力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有用」人才把我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美好。
為了祖國繁榮和富強,要立志成人成才,報效祖國。青年是跨世紀的一代,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是我們事業的希望,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自己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正在工作和學習的人們,要把熱愛祖國與熱愛本職崗位結合起來,克己奉公、勇於創造、敢於擔當,甘願為祖國建色中國特設的偉大事業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