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過剩?泡泡網CPU頻道2012年度評獎
2025-02-28 14:35:24
泡泡網CPU頻道12月25日 2012年9月,筆者終於狠下心來將電腦從i7-2600K升級為i7-3960X,打造了頗為滿意的優異配置。但耗資過萬的電腦所帶來的喜悅,遠不如11月份把手機從iPhone4升級為iPhone5來得爽。因為2600K的性能已經足夠強了,雖然3960X核心更多緩存更大,但在絕大多數日常應用當中已經感覺不出來差別。而手機的性能卻是遠遠不夠的,配置升級所帶來的流暢度、多任務及應用切換,切切實實帶來了爽快的使用體驗。
雖然以上只是筆者個人的感受,但相信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折射出了CPU行業的現狀,那就是性能過剩、更新放緩,從而產生行業衰退的言論,導致企業裁員換帥,並調整未來發展方向,全力進軍移動領域。下面筆者就通過以上五個關鍵字,來簡要回顧一下2012年度CPU行業的情況:
● 2012年度CPU關鍵詞一:性能過剩
性能過不過剩要看應用,日常應用比如:上網、看在線/高清視頻、辦公、圖片處理、網頁/Flash小遊戲……幾乎所有的應用對電腦配置都沒什麼要求,一顆200多塊的入門級雙核CPU即可搞定。如今對配置有較高要求的,也就只剩下大型3D遊戲了,但遊戲主要靠顯卡,CPU的作用並不明顯,700元主流級的雙核CPU就足以發揮高端顯卡9成左右的性能了,千元左右的四核處理器表現更佳,由此導致高端CPU乏人問津,高端用戶升級動力不足。
當然,像3D圖像渲染、視頻編碼轉碼、科學計算等非常消耗資源的應用也不少,多核心高頻率的CPU確實能大大提升處理效率,但專門跑這類應用的一般都是企業級或工作站,和龐大的個人消費級用戶相比畢竟是小眾。
從技術角度來講,CPU從一開始就是串行流水線的架構設計,多核心開始普及之後,還是有大量的應用無法並行化,利用到CPU多核心的優勢,這就是CPU出現性能過剩的本質原因。CPU核心越多,性能不一定是成倍提升的(這就是我們經常強調單核效能的原因),基本上四核心以上的處理器都存在較為嚴重的性能過剩現象。
● 2012年度CPU關鍵詞二:更新放緩
雖然Intel依然在沿著摩爾定律的腳步前進,一年一代新產品也在按照Tick-Tock的節奏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CPU的性能卻沒有增加多少,或許是因為對手不給力、或許是技術架構遇到了瓶頸,但最終結果就是產品改進有限,消費者的投入所換來的提升極其有限,自然沒有動力去升級。
用戶更新換代放緩了,廠商推塵出新的腳步也放緩了,最終整個產業開始減速,行業衰退言論四起。
● 2012年度CPU關鍵詞三:行業衰退
種種數據顯示,PC市場今年將會縮水1至2個百分點,這是自進入21世紀以來PC銷量首次出現下滑,分析師認為原因主要來自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衝擊。於是眾多廠商開始把目光投降了朝陽產業手機和平板,而把PC及DIY列為夕陽產業,認為DIY開始衰退,PC的時代已經遠去。
但這種觀點筆者不敢苟同,PC與手機/平板雖然技術相似,但卻是完全不同的產品,並不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PC代表著高性能和生產力,而手機和平板是隨身娛樂產品,每個人可能都需要至少一臺電腦和一個手機/平板。PC已經有了數十年的歷史,而智慧型手機被用戶熟知也不過5年而已,平板電腦也才3年。PC就相當於是發達國家,而手機/平板是發展中國家,如今PC已經得到普及,如果沒有重大刺激因素出現,今後將會自然增長,並朝著個性化與高端化方向發展,而手機平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2012年度CPU關鍵詞四:裁員換帥
全球經濟不景氣,消費者自然收緊預算,只會去購買迫切需要、或是吸引力最高的產品。這對於成熟的PC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為了渡過這個寒冷的冬季,一些廠商開始節省開支、調整方向,方法就是裁員或是換帥。
2012年年初,AMD已經裁員10%,年終又裁員15%,AMD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鄧元鋆也離開了奮鬥8年的公司,今年對於AMD來說確實是最困難的一年,未能縮小與Intel的CPU性能差距,未能及時將APU產品引入手機和平板領域,是AMD每況愈下的主要原因。
Intel在PC領域雖然是無敵的,但在移動領域卻遭到了ARM強有力的挑戰,雖然Intel及時做出反饋推出了適合手機平板用的X86處理器,但其表現未能讓人滿意。Intel現任CEO歐德寧也宣布將於明年5月退休,現任CEO宣布將退休時並沒有明確的繼任者,這在Intel 45年的歷史上還是首次,這也反映出了Intel對進軍移動領域底氣還不夠足。
● 2012年度CPU關鍵詞五:進軍移動
相比Intel和AMD,提前進軍移動領域的NVIDIA日子過得更加滋潤一些,Tegra三代處理器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Tegra3甚至同時得到了微軟和谷歌的親睞。不過Intel也不是吃素的,現有Atom Z2460的拙劣表現並不能代表Intel的真正實力,這一代只是把上網本32nm Atom處理器簡單修改就快速上馬手機平板的過渡產品。
明年Intel將發布採用22nm工藝製造的Atom雙核芯處理器,可供手機和平板使用,性能大幅提高的同時,功耗將大幅降低,此時再戰ARM,將會有很大的勝算。
當然對於AMD來說,APU憑藉出色的3D圖形性能,進軍平板也有很大的機會,尤其是日漸火熱的Windows 8平臺,Win8確實需要較高的圖形性能。但手機方面,需要更嚴格的功耗控制,AMD沒有像Intel那樣深不可測的晶片工廠,難度非常高。
以上只是筆者對CPU行業一些粗淺的見解,對於傳統DIY電腦來說,現狀有點悲觀,但這一年來也不乏新技術與給力好產品出現,接下來就為大家揭曉泡泡網CPU頻道年度獎項,包括非常好的性能獎、技術創新獎、編輯選擇獎、高性價比獎,四大類六款產品,希望對大家選購時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