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的高考滿分作文
2025-03-15 05:45:25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任何人都是靠勤奮而成功的。小編收集了勤奮的高考滿分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勤奮
勤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且成了品德的象徵,所以才有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善良的民族」這一定論。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許多著名人物,就是因為勤勞不息而終成大器,名垂青史的。孔子著書立說,周遊列國,誨人不倦,他自述平生:「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墨子為傳播他的哲學思想,直至「摩頂放踵」,其勤勞和艱辛可想而知。可見勤勞是多麼重要,懶惰的思想應得到改變。
翻開字典,「勤」有好多的意思,有一條映入我眼帘:做事努力,不偷懶;而「勞」字是指能創造物質財富或精神財富的活動。兩字一結合,不正是說我們通過勤勞,就能在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方面得到雙方面的滿足。
我們敬愛的鄧小平爺爺這樣說:「在經濟政策上,我認為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勤勞動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些,生活先好起來。」作文吧http://wwW.ZuowEn8.coM/作文吧深圳就是一個例子,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到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城市,創造出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正是勤勞的深圳人用他們勤勞的雙手,造就了今天深圳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這就是勤勞的一個彰顯。
我看過一部電影叫做《機器人總動員》,其中有一個場景,地球上全是垃圾,這正是人們懶惰造成的;換一個場景,在飛船上生活的人,生活是全機械化的,身體肥胖到了極點,不會走路。在伊娃和瓦力兩個機器人以及所有的人的努力下,回到了被垃圾覆蓋的地球,但符合生物生存的地球,用他們的雙手,開始重建他們的家園,很快,他們不僅恢復了以前的健美身材,還擁有了美麗的家園。這也是勤勞的一個彰顯,不論在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收穫。
從古至今,勤勞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統是經過時間檢驗的。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都應該繼承這一傳統,並把它發揚光大。
第二篇:勤奮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一談有關「勤奮」的話題。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任何人都是靠勤奮而成功的。古人認為,勤乃學之本,無勤則學之無成。這一觀點,在中國傳承了幾千年,從未間斷。美國曾有訪問團訪問中國大小學校,考察了中國的初級教育,並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學生喜歡早起,有「家庭作業」,用考試分數衡量出優等生與差等生。中國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學生,也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唐朝文學家韓愈曾經說過: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看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在歷史的每一頁上,無不用辛勤的汗水寫著一個閃光的大字——勤。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聰明,能有一番大成就,但聰明人不是你想當就當的,必須經過勤奮的努力。你想出國留學,就得學好外語;你想當名體操健兒,就得堅持體育鍛鍊;你想當一名科學家,就得多看百科書記,拓寬視野……總之,無論你想幹什麼,不勤奮是很難實現的。
華羅庚從小家境貧困,初中畢業不久就在一家雜貨店當學徒,但是他酷愛數學,勤奮不怠:櫃檯旁,能看到他時常研讀數學書籍;半夜裡,能見到他挑燈思考的身影……十九歲時,華羅庚到一所學校去當會計,他變得更忙碌了,但他並沒有因此中斷鑽研數學,熬夜是常有的事……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數學家。
正處於學習階段的我們,就應該具有像愛迪生、巴爾扎克那樣的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得精神,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在追逐夢想的舞臺上一顯身手。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只有勤奮踏實的將一點一滴的知識掌握,最終才能走向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耕耘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付出辛勤的勞動,收穫的時候才會有滿意的果實。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所謂「黑髮不知勤學早,百首方悔讀書遲。」就是這個道理。
傳說古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渾濁,發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所壓倒。可是,他不氣餒,不灰心,為克服這個弱點,戰勝雄辯的對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風霜,堅持五十年如一日,連爬山、跑步也邊走邊做演說。終於成為古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這說明,即使有些天資比較差,反映比較遲鈍的人,只要有勤奮好學的精神,同樣也是可以棄拙為巧、變拙為靈的。
實踐證明,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一個人的知識有多少,關鍵在於他是否勤奮,懶惰者,永遠不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永遠不會使自己聰明起來。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無垠的知識海洋裡獵取到真智實才,才能不斷開拓知識領域,獲得知識的報酬。
同學們,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只有勤奮努力,刻苦學習,讓自己的知識更多,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