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的村落》教學反思範文四篇
2025-03-12 01:51:25
《草蟲的村落》是一篇在表達上頗有特色的散文。作者充分發揮豐富的想像,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今天小編就來分享《草蟲的村落》教學反思範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草蟲的村落》教學反思範文(一)
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草蟲的村落》一課以後,感受很深。
課上,教師的提問很關鍵,能否調動中下層成績的學生發言,對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有著較大的影響。
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找出本文概括性的句子或中心句。吳前樂同學第一個找到了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做了一次奇異的遊歷。」孫宇航同學補充說最後一自然段「我發現了小昆蟲的秘密,心裡很得意。」也是概括性的句子。我又問:「誰能把剛才找到的句子,用上我們的課題,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孫宇航同學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說道:「我追隨著一隻爬行的小蟲,在草蟲的村落裡,做
了一次奇異的遊歷。表達了作者的得意之情。」
「我追隨著爬行的小蟲,在草蟲的村落裡到底看到了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試著找一找,用筆在書中畫出來,在書的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體會或感受。」我又給學生自學的時間,十多分鐘後,學生學完了,我先讓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後找同學回答。
沒有想到,讓他們回答問題時,就一位同學舉手。我雖然在以前的課上也經歷過這種情況,可後來在我的鼓勵下,舉手想回答問題的同學會越來越多,自然講課也就很順暢了。可這次,我的鼓勵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同學們並不領情,還是無動於衷,但是我從部分同學的眼神中,明白了他們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大了,回答不對老師的問題會很沒有面子,與其沒有面子,還不如不回答呢!難道這節課
就這樣上下去?不!絕不可以這樣上下去。
此時,我看到最前排的楊文集正在猶豫,我把他叫了起來,其他同學都發出異樣的眼光。因為平時楊文集同學從不舉手發言,他的學習成績也很是一般。我說:「楊文集,你試著說一說怎麼樣?」他一臉的茫然。「老師,我還沒有想好,我不知道。」說完後,他身子抖了抖。「不知道不要緊,你認真讀完之後,我相信你一定會有話說。你先試著讀一讀老師黑板上出示的這段話的第一句,好嗎?」
他試著讀了起來:「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你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麼?」「我知道了在作者的眼中,草叢變成了大森林。」「請同學們給楊文集同學鼓鼓掌,他從第一句話中知道了細密的草叢變成了一座茂盛的大森林。」「第一句你理解的很好,你讀一讀第二句,肯定還會知道的更多。」他高興地讀了起來:「一隻小蟲,一隻……」
平時學習成績不佳的同學,與他們上課是否大膽發言有關,當然在很大程度上有我們老師的責任,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嚴格要求他們,課堂上能讓他們願意聽我們講課,而不是讓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會差,更不可能跟不上課。
以後,我將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當你的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時,學生一定會主動參與,他們在課堂上也會學到他們應該學到的知識。
《草蟲的村落》教學反思範文(二)
這篇課文,作者以奇異的想像,追隨著一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在作者的想像中,草叢變成了茂密的森林,小黑甲蟲變成了英勇的武士,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成了俏麗的南國少女……在教學時,我努力創設情境,使學生融入課文中,把自己想像成一隻小蟲,進入到草蟲的世界中去。
圍繞「作者想像豐富、感受獨特,說一說你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這個主要問題,讓學生體悟課文,思考揣摩。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裡去。」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深情的對視中,甲蟲夫妻在互相在傾訴些什麼呢?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著,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黑甲蟲看著「龐然大物」為什麼會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蟲在交流些什麼?還有「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啟發學生思考:「我」還會看見些什麼?也許是市場裡,甲蟲們做買賣;公園裡,大甲蟲在教小甲蟲尋找食物……
有學生說,草蟲的世界有大街小巷,就是一個微型的世界。我要求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寫一寫其他昆蟲或小動物,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寫了「青蛙開演唱會」、「螞蟻搬家」、」蟋蟀打架」等,把課文裡很多好詞好句都用上了,這就是學以致用吧!
《草蟲的村落》教學反思範文(三)
《草蟲的村落》是一篇充滿了童趣的文章,作者以一個孩童的眼光記敘了一次遊歷草蟲村落的過程。
雖然這篇文章學生很感興趣,但是,以往我的教學中並沒有抓住孩子感興趣的切入點,將孩子們引入草蟲的世界裡,了解蟲子的生活習性,感受蟲子的喜怒哀樂,體味文本的獨特魅力。因此,這樣好的課程資源由於我教學設計的問題,並沒有發揮其最有效的作用。既沒有進行有效的文字訓練,又沒有讓孩子們受到熱愛大自然的薰陶。
這課的教學在我非常矛盾的情況下不緊不慢地開始了。
讀課文,學生字新詞,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並將課文分段。此時,只剩下幾分鐘就下課了。於是我安排孩子們討論:課文中敘述了草蟲世界的哪幾個場景?你最喜歡哪個場景,為什麼,請在書上批註你的體會。孩子們的學習很專注。
沒想到,我隨意安排的這個教學環節在教學中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第二堂課,我索性引導孩子圍繞孩子們喜歡的場景展開了學習。
孩子們最喜歡的場景是蟲子開演奏會的場景。我就從這個自然段入手帶著孩子們學習。於是我帶著孩子從三個方面體會了蟲子演奏的音韻美和背景美。「優美的音韻」「靈泉」「優於」「只有」這些詞語為我們描繪了音韻的美。並且,我還引導孩子們體會了作者獨特的想像力。「紫紅」「烘烤」這些詞寫了那叢灌木的美麗,並且我讓孩子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當時演奏的場景,孩子們進行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補充。最後,讓孩子們用情朗讀。
每個場景如果採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的話,那孩子們一定會覺得有些厭倦。每個場景我抓住了不同的重點讓孩子們去學習去體味。
比如,蟲子搬動食物的場景裡,我讓孩子們展開想像「是什麼力量使他們這麼勤勉地奔忙呢?」孩子們的想像也非常有創造性。
歡迎遠客的場景中我讓孩子們體會了蟲子和人一樣,有人的感情,友好好客。小圓蟲吸引了黑甲蟲的場景裡同樣我讓孩子們體味了蟲子和人一樣,有人的感情,愛好美好的事物。同樣遊俠歸來的場景中,也讓孩子們體味了蟲子有人的感情,知道什麼思念什麼是牽掛。通過這三個片段的學習,孩子們對蟲子普遍有了好感,認為蟲子非常可愛,非常有趣,和人一樣,有情有義。
在教學中,我也和孩子們一樣,情緒非常興奮。我覺得自己不是老師,而是一個孩子,對蟲子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期待。渴望走進蟲子世界,去了解蟲子的更多方面。
和孩子們學完這課,感慨頗多。雖然我們是不太年輕的老師,但是,要永遠保持一顆童心,亮著一雙童貞的眼光,這樣我們能發現更多的美好,更能讓我們的課堂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昨天晚上自習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寫寫對我的建議和想法,有兩個孩子寫到他們以前不喜歡語文,但是這學期卻覺得學習語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頓時讓我覺得異常滿足。當一位能改變學生老師的,是我最大心願。雖然我對他們的改變並不一定能改變他們的未來,但是,讓他們的記憶中有了這樣一段美好的回憶,也是值得的!
《草蟲的村落》教學反思範文(四)
今天在精心的準備下,教學《草蟲的村落》,正在引領學生走進「草蟲的村落」,讓孩子們領略在蟲蟲世界裡的寧靜:其中有英勇的遊俠,有俏麗的少女,有它們的遠房親戚,有音樂演奏著,有智慧的建築設計,更有一群群勤勞的「村民們」……引領學生感受蟲蟲們對生活的熱愛。正在我邊引導感悟,便指導朗讀課文的興頭上,課堂也漸入佳境的時候。一個學生站起來舉手提問: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說,在無限的靜謐中,我忘記了世界,忘記了自己。那為什麼他還會想起世界裡的蟲蟲呢?」
我實在無法解釋,為什麼在課堂如此激昂處,學生會潑出這樣的怪問題,馬上就是學生舉手示意,他有不同的看法:
「或許,在作者的世界裡,他有很多的煩惱,生活不躁動。只有在看到草蟲的時候,自己仿佛忘記了身邊的許多事情。」
我沒有過多的引導學生討論「忘記世界」的理解,而是繼續引領學生,去感受草蟲的可愛。
課後,我進行反思。首先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我想,無外乎學生,沒有正確理解「世界」一詞的含義,他以為世界便是物質的萬事萬物,卻不知道在精神上,每個人也有每個人不同的世界。這種屬於典型的詞語理解障礙未掃清。
其次,當學生突然發出這樣的問題,我認為只有老師通過他的問題進行有效教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他的問題,明顯很幼稚,我該如何引領學生在他們自身問題的基礎上走進文本的縱深處呢?後來我想如果,我能接解答學生話頭,坐如下的過渡,或許能更好地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質疑的能力:
「感謝XX同學的解答。我們每個人都每個人的世界,這個世界在我們的心裡。作者忘記了自己的世界,走進了草蟲的世界。看,在草蟲的世界裡,是否更加讓人嚮往?讓我們繼續去尋找去感受。」
夜深,無力思考,不知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