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不用看地圖 MIT發明GPS可穿戴導航
2025-03-30 14:44:24
泡泡網GPS頻道6月20日 據國外媒體報導,通常來說,現代的車載GPS設備會在駕駛者需要轉彎的時候通過機器聲音發出「向左轉、向右轉」的口令,並在屏幕上顯示路徑的方式進行導航。不過,未來的導航設備或許將可以通過「感知」的方式進行。
一個具備震動功能的可穿戴式GPS設備將可以通過不同的震動形式讓駕駛者感受到駕駛方向的變動。通過這一方式,GPS設備不僅消除了駕駛者在駕駛途中查看地圖有可能帶來的隱患,同時也使那些聽力或者視力受損的人群可以更清晰的獲得導航指令。
據悉,這一想法來自於麻省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研究員萊奈特-瓊斯(Lynette Jones)。瓊斯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進一步了解人類皮膚對于震動的敏感程度,以及人體接收觸摸感知信號的原理。
為了獲得研究用數據,瓊斯設計了一個包含多個類似於手機震動模塊小馬達、感應器的腰帶,這個腰帶中的感應器會跟蹤人體皮膚所感受到的震動強度。對此,瓊斯曾親自將在自己的手掌、前臂和大腿處使用過這一感應器。她發現,人體所接收到的感知甚至比震動本身傳遞的感覺更為深遠。平均來說,這些小馬達所能傳輸的震動漣漪效應無論在任何一個方向都不會超過8毫米,但研究中的人們卻認為小馬達能夠傳輸的感知距離三倍於這一平均數字。
除此之外,瓊斯還發現小馬達邊緣處所產生的震動能量比中心區域所產生的能量要強烈的多。不過,由於人體皮膚較為柔軟且遍布全身,小馬達所產生震動能量的衰減速率會根據振動頻率和皮膚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差距。
外界分析認為,基於人體皮膚反應的研究將幫助設計師在日後確定GPS「感知」設備中的小馬達型號,以及最適合人體佩戴的區域。而且,這一GPS「感知」導航設備震動功能能夠實現的功能也遠遠不止是給予駕駛者行車方向這麼簡單。舉例來說,如果設備左側的馬達震動、發出嗡嗡聲代表著提醒用戶左轉,那麼一開始十分緩慢的震動到後來慢慢增加強度或者頻度則可以意味著提醒駕駛者減速,或者提醒其前方有障礙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