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關於勤奮的議論文
2025-03-30 15:01:26
論勤奮大作家魯迅曾經說過「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華羅庚也說過:「勤能補拙是訓,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意思是說,勤能使人不再笨拙,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報。是呀,勤奮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優良品德,我們一定要做到勤奮。
我國古代著名的遊說家蘇秦也是勤奮的代表人物。蘇秦從小家境貧寒,但他後來拜了一個名人鬼谷子為師,在他臨走之時,鬼谷子告訴他如果遊說不成功的話,就一定要去認真研讀一本書,後來蘇秦果然沒有遊說成功,於是他便拿起了那本書認真、仔細地研讀起來,但是蘇秦發現自己在深夜看書的時候老想睡覺,即使一直著書看,也容易打瞌睡,讀不進去。於是,他就想:怎樣才能讓我深夜看書的時候不打瞌睡呢?終於,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自己想要打瞌睡時用一根很粗很粗的針去戳自己,讓自己清醒過來。就這樣,他夜以繼日地閱讀那本書。終於,他成功遊說了六國,當到了六國的宰相。由此可見,只要我們勤奮去對待每一個件,成功就在眼前。
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不也是付出了多少艱辛和汗水才成功的嗎?海倫凱勒從小就非常聰明,但是在好一歲半的時候,她突然得了一場重病,而她也因這場大病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小海倫並沒有坐以待斃,她不分晝夜地拼寫和摸讀盲文,像一片乾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霖,她的手指一次次在被劃破了,但沙利文老師一次次地給她包紮好,小海倫一直堅持著練習、練習、練習……最後,她竟然奇蹟般地考上哈佛大學,並被美國的時代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可見勤奮的確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橋梁。
在通往世界冠軍的道路上,鄧亞萍不知灑下了多少奮鬥的汗水。鄧亞萍的父親也是位桌球運動員。在父親的影響下,她不到5歲就開始打桌球了。鄧亞萍個子矮,天生就不是打桌球的料。為了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她雙腿綁上沙袋練習,常常練得腳底都起泡了。而且她經常給自己加大運動量,一練一身汗,一天差不多要換五六次衣服。所以,最後的王者不是她還是誰呢:是勤奮讓「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
俗話說得好:「成功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只要我們勤奮,沿著一個奮鬥目標,再大的願望也一定會實現的。
勤奮成就未來勤奮,是學習的根本。沒有了勤奮,就算在聰明,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可能會想,華羅庚能有那麼大的成就,肯定在名牌大學上學。而這樣想你就錯了。華羅庚只讀過初中,根本沒上過大學。它的成功靠的是勤奮、刻苦地自學。
華羅庚原來也很調皮、貪玩,但他很有數學才能,經常在課上回答出許多同齡人不會的數學題。
可是,這麼有才能的一個聰明的孩子卻在念完初中時失學了。家中貧窮,沒有辦法供他上學。此後,他回到了家裡,在自家的小雜貨店做生意,賣點香菸、針線之類的東西,替父親挑起了養活全家的擔子。作文
然而,在華羅庚的心中依然放不下數學,依然酷愛數學。不能上學,就自己想辦法學。一次,他向一位老師接來了幾本數學書,一看,便著了魔。從此他一邊做生意一邊算帳,一邊學數學有時看書入了神,連客人都忘了招呼。傍晚,店鋪關門以後,他更是一心一意的在數學王國裡漫遊。一年到頭,幾乎每一天都要花出十幾個小時,來鑽研數學,有時,甚至連覺都不睡了。還有的時候,睡到半夜,想起一到數學難題的解法他準會翻身起床,點亮小油燈,把解法記下來。
而後來,他卻患上了傷寒病,經過半年的治療,總算活了下來,但左腳卻終生殘疾了。而華羅庚並沒有因為病痛而停止對數學的研究,他躺在床上,寫出了許多著名的數學定理。在不懈的勤奮下,他終於成為了舉世聞名的數學家。作文
不只華羅庚,還有牛頓、蘇布清俄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文學家,都是靠只勤奮獲得成功的。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像他們一樣勤奮學習,為將來的成就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