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起源和習俗 元旦之春傳統過節方式
2025-06-28 17:35:10
眾所周知元旦在每1年的1月1日也是開春的大好時刻,所以在歷年的元旦都會有許多的過節習俗,人們為了迎接元旦的到來會做許多準備工作,那么元旦起源在何時呢?在中國過元旦的傳統過節方式上,每年的1月1號是怎麼過的呢?
元旦的起源
元旦據說起於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孫中山在公元1911年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然後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本次會議的內容旨在把把農曆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只是還未正式宣告。
1月1日的習俗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等了。在今年元旦更是有旅行聚會的節目,大家在元旦假期都會去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情也就沒有那麼多傳統拘束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傳統過節方式
過節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把元旦定為法定節日然後在元旦的這天就會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第二種就是大家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通過舉行活動來慶祝元旦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