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蘊含的文化精神 春節起源於什麼朝代
2025-07-19 00:38:12
春節作為我們中國最為傳統的節日,它蘊涵著深邃的文化精神,在傳承發展中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且在我們中國各個地方的習俗也是從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不過其中的內核還是合家團圓,朋友相聚,拜神祭祖。我們來看下春節蘊含怎樣的文化精神。
春節的文化精神
數千年來,中華民族集體創造了一整套極其密集和豐富的年文化。年文化的本質是精神的、理想的。它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價值觀和審美的傳承載體,它最鮮明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基因;它是中華文化形象最迷人的體現;它能讓我們的國家更有凝聚力,讓我們國民更團結,是我們民族的瑰寶。無論其文化規模與價值,還是精神內涵與意義,春節都是中華民族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節的起源
春節的歷史其實非常久遠,是我國古老而又隆重的節日。在堯舜的時候稱為「載」,夏代稱為「歲」,商代稱為「祀」,周代稱為「年」。周代這種叫法一直沿用到現在,當然其中有一些皇帝改過名字,比如唐玄宗時期曾經稱為「載」。我們現在所確定的春節的時間是在漢武帝時期才確定下來的。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所以又稱為「元日」,又因為這一日終於旦,所以稱為「元旦」。當然,這和我們現在元旦不是同一個概念,因為現在的元旦是公曆節日。
春節的來歷和風俗
春節的來歷: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有氛圍,時間最久的節日,而且這是我們民族所獨有的節日,在我們大家心中地位非常高。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