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火為何不能熄滅 祈禱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2025-07-19 11:10:10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雖然節日是一樣的,但是各個地方也有各自的習俗,就比如說,在閩北光澤縣的農家流行燒歲火,在大年三十晚上燒一整夜不讓其熄滅,守歲我們都知道,但是這種方式對於一些北方朋友確實耳目一新,那麼歲火為什麼不能熄滅呢?
歲火不能熄滅的原因
一家人坐在"歲火」周圍,主婦會準備好茶水、瓜子、花生、米餈等放在一旁,大家邊吃東西邊聊天, 一家人歡歡樂樂地守歲。到了後半夜,孩子們熬不住會先去睡覺。大人不能睡,要不斷添些小木柴,保證"歲火」一直到天亮不熄。當地人認為這盆火如果中間熄滅的話,就會中斷了接下來一年的運勢,所以,這一夜大家烤火取暖不會讓他熄滅。天亮後則放鞭炮、開大門,把喜氣接到家中,這「燒歲火」習俗才算結束。
什麼是歲火
每逢大年三十晚上,閩北光澤縣的農家流行著一種「燒歲火」到天明的守歲習俗,很讓人矚目。「燒歲火」,土話稱「燜歲火」「燜樹蔸」 「燒歲蔸」 。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吃過年夜飯後,當地農民家家戶戶將一個準備好的大樹蔸(植物接近根部的莖)擺在廳堂中間地上。樹蔸要曬乾,松杉樟檀等樹蔸都可以。在樹蔸周圍架上松光和小木柴,為樹蔸助燃。樹蔸如木炭一般,它不像紙一樣燃燒的很快,他能慢慢的燃燒,所以,在這一夜,我們也不用過於去操心它會不會熄滅。
習俗的來由
這個習俗在光澤農家流傳由來已久。相傳很久以前,一位農人拖家帶口來到光澤縣,在一個舉無親的村莊旁搭了個破茅棚,租種人家的田地過日子。一年到頭拼命地勞作,可交完了租子就所剩無幾。弄得一家人食不果腹,到大年三十這天家裡一點糧食也沒有了。別人屋裡燈火通明,一片祥和,自己卻是給孤身一人,饑寒交迫,家徒四壁,對比下來自己真的太慘了。於是這位農人就到外面扛了一個老松樹蔸回來,點著後一家人圍在一起取暖到天明。為了讓子孫後代不忘當初過年窮苦饑寒的日子,從此每到大年三十晚上,這家人就會在家中廳堂燒樹蔸,取名叫「燒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