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太極有感1

2025-07-19 08:45:08

             太極有感1

                            修煉太極拳十一點要求  1、「腰松鼓」尾閭下墜如坐板凳,不要用力,丹田與腰不能用力撐脹。  2、「腰胯」要松腰圓胯,似坐非坐,不能尖襠夾襠或支胯,胯內含,胯尖向外撐。  3、「松尾閭」尾閭要逐節往下松,如掉在水裡,感覺到尾閭沒有了,尾閭不能上提要下墜,要向四圍鬆散。  4、「膝」膝要自由轉動,松小腿肌肉,尾中穴後撐上提。  5、「踝」踝不能用力,腳如踩在漂浮水面的葫蘆上,五指自然分開伸展,吸氣時腳底湧泉穴上提,呼氣時腳底湧泉穴有貼地感。  6、「兩臂」向脫了環相似,不要用僵力,虛腋沉肩墜肘,意氣貫通到手腕,手腕要松骨靈活。  7、「神」神指精神,眼神。精神要集中,不能換散。  8、「意」指心意、意念,要有意或無意,要用意不用力,意念過重也叫力。  9、「氣」指內氣、元氣、先天氣,鬆散圓,能涵養內氣,意氣要運行舒緩自如,通暢順達,要連綿不斷,不能強憋氣或中斷。  10、「陰松」從上向下松,自百會到胸腹,會陰延大腿內側經膝踝到腳心湧泉穴。  11、「陽松」從下向上松,腳心湧泉穴到腳跟外側,踝小腿肌肉,膝胯腰向四圍散,在經夾脊玉枕至頂。  河南南樂{邵俊明}提供。諮詢電話:13939321113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