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南北方吃什麼 南北立秋過節傳統
2025-07-02 07:36:10
中國地域寬廣,在世界排到第三。正是因為中國地域寬廣,所以中國的南方與北方差異也很大,特別是在24個節氣的時候所帶來的改變也不一樣。因此中國南北方過立秋都有不同的習俗,吃的也就不大一樣了。
立秋南北方吃什麼
咬秋,又稱「啃秋」。主要指的是吃西瓜。夏末秋初,西瓜逐漸減少,因此變得格外珍稀,並且有「秋後的西瓜不保甜」的說法,也就是說,立了秋後的西瓜,就不像夏天時那樣甘甜爽口了,所以要趕緊多吃幾口西瓜,以表達惜別之意。據說在立秋的時候為了防止腹瀉可以吃西瓜,在北方最常見的是吃餃子,在南方則主要吃湯圓,所以,在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北方人會做最愛的餃子。而且,餃子還有和諧安康的寓意。
立秋有什麼習俗
立秋節氣又叫做七月節。周天子西郊迎秋,行祭祀儀式,漢代仍承此俗,以薦宗廟之禮。唐代祭祀五帝。宋代立秋,男女戴楸葉以應時序,以秋水吞食小赤豆,明承宋俗。清代這天懸秤稱人。民國有以西瓜、四季豆奠祖的風俗。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等風俗,每個節氣的習俗繼承下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每一年當中都會發生輕微的變化且中國各地因地區不同也有差別。
南北傳統的區別
由於中國地域寬廣,我國地理位置差異大,所以南北差異也大不可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秋天。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裡,9月上半月華北(首都北京9月初)開始天高雲淡;西南北部、秦淮地區在9月中旬方感秋風送爽;10月初秋風吹至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