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中國的第二個小春節
2025-07-02 21:16:22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傳說故事。每個傳說故事雖無法證實是否真的存在,但其存在的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也就有了存在的意義。在8月15的中秋節也有相應的由來與傳說。古時候被堪稱為中國的第二個小春節,有哪些習俗呢?
中秋節傳說由來:嫦娥奔月
在古時候,相傳后羿射下九個太陽後,不少人前來拜師學藝。有一天,他將求得的不死仙藥交給嫦娥保管,卻被前來學藝的蓬蒙看見。當后羿外出後,蓬蒙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危機時刻,嫦娥吞下仙藥,向天上飛去。但嫦娥非常思念自己的丈夫,即使飛離人間也選擇了最近的月亮變成了神仙。生活在此的百姓們都知道了嫦娥奔月的消息就設下了宴會為嫦娥祈求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八月十五簡介
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所以由此得名,但是,有許多地方將中秋節定在8月16日,在傳說當中,中秋節是唐時期有的,但盛行於宋朝,後來到了明朝與清朝就是與小春節一樣隆重的節日。
節日習俗盤點
賞桂花,在中秋時剛好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關聯,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話故事。
賞月,在中秋節賞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習俗,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看著月亮吃著月餅。
祭月,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