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除夕是什麼時候 臘月二十九或三十
2025-07-21 04:40:10
中國有一個節日名字叫做除夕,在這一天大家都會準備起來,因為過了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春節了,所以大家都會去看除夕是在什麼時候,好準備在這天晚上和家人們一起吃團圓飯,那麼在中國除夕是什麼時候呢,在這一天有什麼有趣的習俗嗎,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有關的事項。
除夕是什麼時候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為廿九日,有些地區又會改稱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除夕的來源
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有什麼傳統習俗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