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有哪些禁忌 新春佳節初一有忌諱
2025-07-21 05:14:10
中國是一個有著眾多歷史文化的國家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情,雖然如今科技時代的發展打破了很多人對以前一些民俗說法的看法,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保持遵守著古時候留下來的一些規矩,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很多人不僅會做一些事情,更是會注意以前留下來的一些關於新年的禁忌,那麼這些禁忌是什麼呢。
新年起源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新年有哪些禁忌
過春節千萬不要說不文明的話,一定要說吉利的話,尤其是有關死什麼的詞,最好關於si這個音的所有詞都不要說,一定要說恭喜發財這樣的拜年喜慶的話。還有就是不要說什麼東西沒有了要說有餘或者剩下;在春節三十的二十四點前一定要把垃圾倒掉,初一是切記不能倒垃圾滴。還有就是不要掃地,掃地等於把財掃出去了,和倒垃圾是一個意思;
有種說法是正月剃頭死舅舅,所以一整個春節乃至正月都是不能剃頭的。不清楚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也可能只是個傳說罷了,不過即便是傳說我們還是應該遵守的,不要剃頭不要動剪刀;
這個對於獨生子女來說就不是一件好事了,一般來說春節三十初一都是在男方家過的,只有初二才可以回娘家。這個習俗不清楚緣由是什麼,但是有一種說法是嫁出去的女兒是別人家的人了,就不可以賴在娘家過春節了,老祖宗在看到家裡有「外人」的時候不高興不願意「回家」,這裡的外人就是指一個人家的女兒,所以現在一般都是一家人去丈夫家裡過年,等到初二再回娘家。不過這樣也還算公平,雙方家裡都能去到春節也還算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