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南北方為啥不是一天
2025-07-08 15:50:11
當我們去翻看日曆的時候,會發現小年的日期南方與北方有所不同,那麼究竟小年是在臘月23還是在臘月24呢?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南方與北方了傳統風俗差異自古就存在。那麼南方與北方的小年相差一天究竟是為何呢?
小年具體時間
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四。有俗話言道「二十三,糖瓜粘」,不過這俗話在一些南方地區並不適用,因為他們的小年並不是在臘月二十三,而是推遲一天二十四。這也並不稀奇,過去,過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說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
南北小年為何不同
小年出現南北方的差別,與清朝皇帝有關。去過故宮的小夥伴們一定對故宮中的坤寧宮有所印象,因為這是宮廷祭祀所在地。每年臘月二十三,清朝皇帝會在坤寧宮祭祀神靈。但因為當時習俗是臘月二十四是祭祀灶王爺,自雍正皇帝之後,皇宮節省開支,將拜祭灶王爺和拜祭祖先放在了同一天。之後,清朝貴族王侯紛紛效仿,因此有了皇宮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而民間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的差別。而在長期的發展中,北方因為離政治中心較近,小年逐漸演變為臘月二十三。而遠離政治中心的南方,則更多的按照古制,以二十四作為小年。
傳統小年祭灶風俗
祭灶習俗是指人們用各種各樣的貢品對灶王進行供奉,水果,酒菜,麻糖等都會供奉在廚房。祭灶一般是指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它也被稱為「小年」、灶王節。在小年的到來之際,也是新年的開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祭灶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不過我國地緣遼闊,風俗難免有差別,祭灶節的時間並不是完全統一的,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江浙滬一帶很多地區稱正月初五為小年;中國國內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元宵節為小年,也有地方稱冬至為小年,所以對於小年是有不同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