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的時間及風俗 寒衣節可以出門嗎
2025-07-08 15:00:12
在每年的傳統節日當中都少不了寒衣節的身影,寒衣節在生活當中人們關於他的了解並不多,而在每年的寒衣節有許多的風俗需要我們去注意,那麼寒衣節的具體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呢?在寒衣節這天出門有講究嗎?
歷年寒衣節時間
農曆十月初一是中國傳統的寒衣節,又稱秋祭、鬼頭日、十月朝、祭祖節、燒衣節、授衣節等,因為在鬼節這天祭祀祖先的虔誠標誌之一是哭,所以又叫「哭節」,與三月三、清明、中元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農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風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風俗。
寒衣節可以出門嗎
並不建議寒衣節的晚上出門,一般在6點半以後,即天黑之後。最好在天黑之前回家。 一般認為鬼節是鬼門大開的日子,這時侯不好的運氣最重,所以當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邊或海邊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亂說一些不吉利或得罪靈的說話,以免招惹陰靈。
傳統寒衣節風俗
【紅豆飯】後人把十月初一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說,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後,窮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吃麵條】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面、莜麵。寒衣節吃麵的風俗風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
【金銀包袱】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念叨對逝世故人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