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故去的人不燒寒衣 張羅貢品就選五色紙
2025-07-08 15:14:13
寒衣節送寒衣是眾所周知的一個傳統風俗,但是剛剛故去的人在寒衣節卻並不需要送寒衣,這是為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傳統風俗的存在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也都值得我們去重視。寒衣節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
故去新人不燒寒衣
在我國按照中國民族傳統風俗,去世人去世後第一次去燒寒衣紙必須是單年,且先復土立卑。所以剛剛逝世的新人並不用急著燒寒衣。在焚燒寒衣時,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會在門前焚燒祭物。時間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臺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為何寒衣要燒紙
寒衣節燒紙是為了讓陰差帶到冥間,送給已經過世的先人,讓人們在陰間能夠少受苦難;農曆十月初一為治酒、燒紙、焚香、祭奠亡靈和掃墓的日子。這一風俗一直延續下來,農村多於此日上墳拜墓。寒衣節的由來,流傳最廣的是孟姜女新婚燕爾,老公就被抓去服謠役,修築萬裡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裡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禦寒。誰知丈夫卻屈死在工地,還被埋在城牆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找到了丈夫,用帶來的棉衣重新妝殮安葬。因此時值農曆的十月初一,被人們稱之為「送寒衣節」。
寒衣節燒紙注意事項
1.要燒紙前在要燒的地面畫個圈,注意,不要把自己圈到裡面,西北角要留個缺口,方便下面的親人進來拿錢。
2.一定要堅持看著把紙燃盡才可以走,這樣既可以防止火災,又能防止風把紙吹出來,被其他路過的拾去,惹老人不高興。
3.要天黑透才去燒,天亮沒有誰敢出來取錢。去燒紙的來迴路上,遇到燒紙儘量繞開,不要踩到,有時候一個路口排滿了紙灰堆,想繞都繞不開,那隻好請你小心地穿插過去,有時候還可能需要大跨步一下,過去之前你要先說一句,對不起,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