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老人去世有什麼說法 親人去世下棺穿"壽衣"
2025-07-08 01:12:10
雖說生老病死是人間常態,但是如果老人去世的時間恰逢是逢年過節的時候,那麼想必給家庭也帶來了麻煩,而如果老人在除夕夜去世會有什麼說法呢?無論如何,身邊的親人都是陪伴我們的家人,我們都應該敬重他們。
除夕老人去世的說法
人的出生和死亡是無法選擇的,也是自然規律,所以不存在好不好的說法。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農村把穿壽衣的過程叫「斂服」,這個過程很有講究,很忌諱在逝者斷氣後穿,人們會覺得這樣是一絲不掛,是不敬。
親人去世的忌諱
首先家人去世三年內不能貼紅對聯,只能貼黃對聯。並且不能貼門神,福字,喜字等等。
家裡來的親人頭上都要帶白孝,就是白色的紗布。不能帶其他顏色的,家人還要穿白色孝衣。去世的親人不能見陽光。要不然會帶來不好的影響。而且家裡的曾孫頭上只能帶紅色的孝,就是紅色的紗布。家裡只能放悲傷的音樂,不能放喜慶的音樂。
親人去世下棺講究
在親人去世的時候老一輩們都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才既可入棺,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件數一般是五、七、九等單數,而不會是雙數;材質上則多用綢子,因為「子」和「稠子」諧音,寓意後世兒孫多子,而忌諱用緞子,因為「緞子」與「斷子」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