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掃墓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好處
2025-06-23 05:27:10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同時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清明節,有不少人會選擇一些地方去踏青,選擇一些欣欣向榮的草地去踏青。
清明踏青掃墓是什麼意思
掃墓就是上墳,祭奠先人,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清明節不僅是人們祭祖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清明節俗豐富,但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祭祖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
外出踏青有什麼好處
趁此機會踏青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這個節日的時候氣溫轉暖,郊野春遊,做些輕微活動,可以增強下肢肌肉和筋鍵的活力,靈活百骸,使氣血運轉,冠狀動脈血循環得到改善,是強心最佳法。踏青能夠按摩人體臟器。清明時節,芳草萋萋,心戀崎嶇,信步閒遊,全身都會受到震蕩,這種震蕩可以防止血管壁出現沉澱物,加速裡面渣滓的散退。
清明祭祖的形式
一種是在家或祠堂祭祖先。另一種是上墳、掃墓、又稱墓祭。祭墓主要有兩種活動:一是為逝去的人燒香、上供、其中必燒紙。另一種到墓地除草、填土、防止雨水侵入。有的地方還要栽柳祭祖。上墳的目的當然是「飲食思源,慎終追遠」。之所以選擇清明上墳,是因為當時冬去春來,萬物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