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幾月幾日 公曆9月22至24日交節
2025-06-19 14:10:11
古代中國為了記錄一年之中的季節和天氣變化,方便進行農業活動,發明了二十四節氣的說法,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只屬於二十四節氣的美麗名稱,秋分便是其中一種,秋分是什麼呢?秋分是幾月幾日呢?一起來看看吧。
秋分的相關知識
秋分(autumnal equinox),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秋分的雙重意義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晝夜時間均等,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由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北極附近也即將迎來一年中連續6個月的漫漫長夜與連續6個月不滅的星空。二是,氣候由熱轉涼。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時間以及計算公式
2016年秋分來臨之早,是近120年來之冠,根據紫金山天文臺的測算,這一年進入秋分的確切時間將是在9月22日16時21分,這也是近120年來最早的一個秋分時刻;比2016年更早的秋分時刻,要追溯到1896年9月22日21時03分。秋分是幾月幾日呢,如何計算?計算公式:[Y×D+C]-L;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042,20世紀=23.822,舉例說明:2088年秋分日期=[88×0.2422+23.042]-[88/4]=44-22=22,9月22日是秋分。例外:1942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明白,秋分是幾月幾日其實每年都在變化,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在公曆9月22~24日交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秋分當天日夜時間均等,而後夜愈長日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