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閏年加雙春,雙春兼閏月,有2個立春節氣
2025-07-06 09:52:10
一年有24個節氣,先人用這些節氣作為節點記錄太陽一周年的運動,而記錄總有差池,到達一定的時間後就不再精準,多加一個月太長少一個月又數不完24節氣,這時候閏月應運而生,接下來我們就看看2020這個閏年以及雙春的詳解。2020閏年加雙春並不少見
在某些年份,「雙春兼閏月」意味著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而且在當年還有閏月。2020年就有2個立春的節氣。農曆的正月十一和臘月二十二都是立春。而2020年閏四月,農曆中有2個四月,相比於以往,鼠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因為2018年是單春,而2019年無春,所以到了2020年,在民間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雙春不少見,閏年也不少見,民間認為雙春加閏年難得,其實一點也不稀奇。
為什麼會出現雙春
雙春是指,陰曆一年中將有兩個立春。中國傳統曆法農曆是種陰陽合曆:以每年「立春」前或後的一個朔日為歲首正月初一(即春節)。夏曆平年12個月只354天或355天,個別年份只有353天;有閏月的年份13個月有383天或384天,個別年份長達385天,可包含25個節氣,這樣年首年尾就各有一個「立春」,成為雙春年,雙春年一般都與農曆中的閏月相生相伴的,有兩個月份的農曆即有兩個立春。
閏年是解決小誤差的設置
出現陽曆閏年,是因為地球繞日運行周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即一回歸年,陽曆的正常年份只有365日,比回歸年短約0.2422日,每四年累積約一天,因此就把這一天加於2月末,即是我們熟知的2月29號,是為了解決小誤差的設置,使當年天數變為366日,這一年就為閏年。按照正常規律,被4整除的年份一般為閏年。
關於閏年的說法
其實不管是雙春年、單春年還是無春年,都是很正常的一個自然現象,俗語「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其實是農村老人根據雙春年的天氣現象總結出來的,在老人們的生活和勞作中發現,雙春年的冬天通常都不會太冷,即使不用蓋很厚的被子,也可以安全度過冬天,是一個標準的暖冬,暖冬對農耕來說並不是非常好的事情,由於氣溫高,雨雪少,既無法凍死田中的有害生物,來年土壤水份含量也低,是不利於農作物生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