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的別稱 年十一又稱為什麼節
2025-07-12 05:49:10
在我國存在有許多的傳統節日,當日子當天的寓意比較特殊或者擁有許多的傳統節日,那麼這一天往往就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的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活動,所以春節期間的每一天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傳統節日,而當到了正月十一這一天時,人們有什麼活動又叫做什麼節呢?
正月十一別稱
正月十一又稱為子婿日、炮龍節、請紫姑日。子婿日正月十一是嶽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中國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炮龍節廣西賓陽縣舉辦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炮龍節」。「炮龍」是一種舞龍,但比常見的舞龍大,身長約40米,短的有7節,長的有11節。
年十一的說法
最早記載"紫姑"的文獻是南朝宋人劉敬叔的《異苑》。大致說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並在正月十五這天被害死在廁所裡,天帝憐憫,封她為廁神。 但中國民間敬奉紫姑並非因為她是廁神,而是紫姑代表了封建社會中深受壓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來祭祀。
大年十一生日的神仙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一是太均娘娘誕辰。太君娘娘是在浙北地區乃至全部太湖流域人盡皆知的神靈,主要扮演著幼婦守護神的角色,具有送生、護產、保嬰、佑童等神力,是由年夜太均(太均夫人)、二太均(太均親姆)、三太均(太均菩薩)三位神靈構成,其中以三太均最受崇信,民間常有把小孩「過繼」給她,以祈求小孩健康成長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