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的來源和寓意,源於北宋神宗年間,寓意闢邪驅鬼
2025-07-22 22:35:14
不同年齡段的人提到春節的印象是不一樣的,對於大人來說,春節裡最溫暖最熟悉的場景就是和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的時候,而對小孩子來說,春節裡最開心的時刻便是拿著父母給的壓歲錢的時候了。壓歲錢算是春節裡的一個傳統習俗和文化,那麼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壓歲錢的來源和寓意吧。
壓歲錢的來源
壓歲錢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北宋神宗年間,在某年的春節夜晚,有個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大人在街頭觀燈遊玩時,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筆錢財。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車子經過,南陔大聲呼救,歹人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宗得知此事後,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從此"壓歲錢"在民間流傳開來。
壓歲錢的寓意
壓歲錢,漢族年俗,寓意闢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護身,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歲(壓祟)。
相信大家對壓歲錢的來源和寓意已經比較清楚了,作為從小就接觸過這種習俗的中華兒女來說,我們也應當多多了解一些關於傳統習俗的文化知識,壓歲錢這個習俗的存在,給節日增添了很多歡樂,也讓孩子們了解到了父母們的愛意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