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兩會熱點解讀:扶持大眾創業推動萬眾創新
2025-02-05 22:26:09
圖為:我省去年開始實施18條新政,大力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
昨日上午,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省長王國生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在這份報告中,「創業」、「創新」兩詞出現了20次,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頻詞。
「積極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省政協委員、省民營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智剛注意到報告不僅首次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針對不同對象提出了多條實實在在的措施。比如,針對中小企業,提到省財政要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題;針對高校和大學生群體,提出要新建和提升一批大學生創業園區、科技型企業孵化器。
「最重要的是,還要開展新一輪權力清理工作,打通政策出臺實施的『最先一公裡』和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黃智剛認為,這說明政府既有扶持政策,又有松梆政策,全民創業的門檻會因此越來越低,創業的條件會越來越好,創業的氛圍會越來越濃厚。
設立50億元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報告摘要】
要深層激發市場活力,深植創業文化,突出人才引領,積極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省財政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50億元,全部安排到各縣(市)政府控股、參股的融資擔保公司,引導推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平臺,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題。
【部門舉措】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高校數量居全國前列,武漢在校大學生數量居全球榜首,去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達到43萬人。人才是湖北最有潛力的資源,湖北省去年已出臺了18條新政,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其中,啟動實施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到20xx年扶持5萬名大學生創業,包括創業項目資金扶持、擔保貼息貸款、創業培訓、場租減免等具體內容。「加大人才隊伍建設,湖北不僅要有院士,更要有八級技術工。」該負責人表示,我省還將著眼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立政府主導、市場協調、社會參與的人才服務體系,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化。
【代表委員熱議】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很及時,很有針對性。」省政協委員、宜昌工商聯主席張發衛表示,在人才紅利、勞動力紅利優勢逐步削弱和部分產能過剩的今天,可以通過創業解決就業問題。
他建議,一方面,應鼓勵省內有實力的公司實行「走出去」戰略,鼓勵優秀企業走出國門,在海外投資,佔領當地市場,實現產能輸出;另一方面,政府在引導和扶持大眾創業和創新的過程中,應抽出部分專項資金,加強企業家的教育培訓,加強對創業者企業管理、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社會責任感等多方面的教育,避免創業者盲目創業和因管理不當企業過早夭折。
讓數據「雲」助力創業興業
【報告摘要】
促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融合發展,催生基於雲計算的在線研發設計、教育醫療、智能製造等新業態。讓數據「雲」助力創業興業、便利千家萬戶。
【部門舉措】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云等平臺建設是我省「兩化融合」的具體舉措之一。我省20xx年實施了「信息惠民」工程,推進電子商務、北鬥技術等新興消費應用,在全省推廣三網融合實施方案,預計20xx年全省的信息消費突破2000億元。
20xx年將繼續培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力爭軟體產業年增長30%以上。突出抓好信息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推動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網際網路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代表委員熱議】
「大數據產業發展將釋放更多創業就業機會,更好的服務民生。」省政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歐陽建平等委員共同提交了《促進湖北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建議》提案。他們認為,釋放大數據的驅動力,需要政府指導結合市場運作,因此建議省委省政府要進行頂層設計,建立統一的領導協調機制,不要形成各部門的「信息孤島」。此外,還需確定強有力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完善安全信息技術的支撐服務。在運用大數據時,要考慮民生優先,譬如應用在教育領域時,偏遠山區的學生也可以查閱最一流的教案,和省級重點學生享受同等的教育資源。
「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給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促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手段幫助創業興業,更為創業者搭建了新的平臺、引領了方向。這樣的報告讓不同的創業群體都增強了信心。」在政協分組討論會上,省政協委員王瓊說。
打通「最後一公裡」確保政策切實落地
【報告摘要】
加強對簡政放權的督查評估,力破「中梗阻」,打通政策出臺實施的「最先一公裡」和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裡」,讓老百姓享有更方便、更快捷、更優質的服務。
【部門舉措】
省審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省首次集中曬出省級權力清單。目前,全省17個市州和直管市,16家已完成權力清理,12個地方已公布清單,65個縣市區編制完成權力清單,45家已對外公布。去年7月,我省還啟動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面清理行動,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審批類別。
為了不讓簡政放權堵在「最後一公裡」,去年,我省還出臺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辦法,提出建立行政審批事項後評估制度,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後評估,對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或行政相對人反響強烈的行政審批事項,審改辦將及時提出清理意見。行政審批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的,監察等部門將按照行政許可監督檢查辦法等法律法規嚴格追究責任。
我省將嚴格實行行政權力「準入制」,保證權力清單的時效性、權威性和準確性,讓老百姓享有更方便、更快捷、更優質的服務。
【代表委員熱議】
省政協委員王瓊表示,「簡政放權」為鼓勵創業興業創造了更好的便利條件,這意味著普通百姓辦公司、辦企業會更容易了,為行政審批四處奔波的現象將極大地緩解。政府管理將更加科學、規範,一些不該管的問題,讓市場說了算。企業主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到企業經營和發展上,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省人大代表、礄口發展社區居委會主任劉德榮表示,通過「簡政放權」、「依法治權」,嚴格實行行政權力「準入制」,將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條件和便利。加強對簡政放權的督查評估,可以避免一些地方在簡政放權的過程中通過玩「數字遊戲」來「稀釋」簡政放權的含金量,讓改革精神能夠被不搞變通、不打折扣地嚴格執行,惠及創業者和每一個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