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議題:「四個全面」領銜
2025-02-06 03:32:09
兩會臨近,當有關「鄉愁」的話題還在中國的媒體圈中散發著陣陣年味不曾淡去,以《人民日報》為首的官方輿論場已然開始聚焦「四個全面」。
「四個全面」具體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去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習近平首次提出了這一論述;之後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在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和集體學習中、在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又多番加以強調,讓「四個全面」成為備受關注的「新提法」。
《人民日報》25日發表評論員文章《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布局—一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春江水暖鴨先知。「人民日報評論」公眾號在24日便以「黨報評論君」的名號發表了《黨報首次權威定義「四個全面」》的文章,系統解讀了次日見報的這篇評論員文章。文中提到,系列評論第一篇《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布局》屬於總論,接下來的四篇,是「四個全面」各寫一篇。總論主要是對「四個全面」進行定義、評價和分析,可謂重中之重。
文章說,見報第一篇篇幅超過常規達到2000字,《新聞聯播》頭條摘播700餘字,新華社播發通稿、各地黨報同時刊發,可謂《人民日報》評論的最高規格。
文章提到,從十八大開始的兩年多時間裡,幾次重大會議,正構成「四個全面」形成的路線圖:十八大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要求「全面依法治國」,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宣示「全面從嚴治黨」。到去年12月,「四個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於眾,這一戰略布局已然是「集其大成」。
隨後的26日《人民日報》又推出《讓全面小康激蕩中國夢》,27日見報的《改革讓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正是系列評論的第三篇。上述這些文章刊出以後,被中國媒體廣為轉載,搶佔諸新聞網站首頁重要位置。
新華社26日推出兩會前瞻稿件《「四個全面」如何協調同步》指出,有關「四個全面」的新提法關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是本屆政府明確的工作要領。兩會將聚焦於此。
又是人民日報系的海外版官網「海外網」在26日著手梳理此事引發的外媒關注。
美國《國際財經時報》25日刊文稱,官方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宣傳習近平的「四個全面」並非偶然,因為一年一度的「兩會」3月份即將在北京召開。
《華爾街日報》則稱,「四個全面」理論首次獲得大規模宣傳,顯示其已經被中國共產黨黨內高層普遍接受。《國際財經時報》則總結稱,「四個全面」或將成為習近平給共產黨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同時也再次強調了習近平在今後執政過程中的首要任務。
觀察者認為,今年的兩會,既是深入研讀認識「四個全面」的重要場合,也是凝聚力量推動落實「四個全面」的寬廣平臺。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丁元竹認為,「四個全面」戰略預料將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他說,「四個全面」實際上概括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中國現代化、推動改革開放的四個關鍵問題,抓住了中國發展的「牛鼻子」。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認為,預計20xx年中國將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上採取更大力度,形成整體協調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