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作文:弘揚孝道,傳承美德
2025-02-05 21:18:09
父親節就要到來,所謂百善孝為先,傳承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作文
百善孝為先
現在我們都在接受教育,可是隨著時間推久,人們漸漸忘了教的含義,「教」是由一個「孝」和一個「文」構成的,意思是先做到孝,再學會文,中國五千年文化,第一句教書育人的話就是:首孝悌,次謹信。
看著坐在旁邊的母親,頭上的白髮又多了幾條,為我學習操盡了心吧!臉上的皺紋又多了幾條,工作很辛苦吧!手上又起皮,洗衣服的時候肯定很冷吧!
任老師講了一個企業家的故事:這位企業家在母親一個人的愛護長大,並賺了錢,並每個月把所賺的錢的十分之一給母親,為此跟老婆吵了好幾場架。可是母親在臨終前卻把錢一分不差的還給他。企業家頓時明白:天底下的母親都是這樣不求回報,只求身上掉下來的那塊肉能平平安安的,快快樂樂的,自己受過的苦不要在自己孩子身上發生,自己受過的罪不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現,孩子要比自己過得好就夠了。
父母親何嘗不是如此?都只為孩子付出,不求回報,看媽媽半夜洗衣,看爸爸清晨工作,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孩子!
任老師讓30位同學上臺,一位位同學都喊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每一句話都震撼我的心靈……
盡孝道,懂感恩
聽了任老師的演講,在我心中立志要懂感恩,要盡孝道。
在母親洗衣手凍僵的時候送去一杯熱茶;在父親工作歸來的時候,給他遞一塊毛巾;在爺爺腰酸背痛的時候,幫他錘錘背;在奶奶要買菜的時候,去幫她跑一趟。我知道這些事遠遠比不上他們為我做的萬分之一,我只希望能讓他們有一絲的舒服,欣慰便可,大家何不學我一起盡孝道?
在老師口渴的時候,去幫他打一杯水,解他那乾燥之喉;在老師要上課的時候,幫他拿拿作業,搬搬書本;在老師寂寞的時候,陪他談談心,聊聊事。或許這也不及他為我付出的萬分之一,可是這能讓他覺得自己心中的孩子心中有他,大家何不學我一同報師恩?
在中國邁向發達的時候,我要努力學習,成為國家的棟梁,成為國家的下一接接班人,讓國家更加輝煌,讓國家更加富強,這不是對養育我們的祖國最好的回報嗎?
我們要盡孝道,懂感恩,或許這點回報對他們說不及萬分之一,卻可以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讓他們心中感到高興欣慰,這不就夠了嗎?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作文
在這個,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是父母給了們,是父母哺育我們。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我們真的能做到「百善孝為先」嗎?
「百善孝為先」在大善之中「孝」被排在了第一位。可見古人對於孝敬長輩的重視。從古至今,孝敬父母的例子多不勝數:介子推為母而死,光榮;李魁隻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後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餵蚊……
可是如今上封建思想的推翻,思想的進步,卻使許多人忘了這條我們人人都應弘揚的。社會上出現了「啃老族」使老人在晚年非但不能餘生,肩上的負擔更是加重了不少,這是使人們唾棄的行為,可是那些人卻不為所動,覺得拿父母的錢是理所應當的。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啊!田地、房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麼多幹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淚?也沒有人再來你。
在這個社會上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贍老。美與醜,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繫於一瞬。
在一些慈善家眼裡,捐錢只不過是一種體現家財的方式,這些人做到的不過是在經濟上掏出荷包裡的一小部分給予這些老人卻沒來的及或者根本沒有想過裡安撫老人們的靈魂。這已經是讓人們沉默的社會現象。而孔子也曾經說,對於供養父母,心無恭敬,那麼與養貓狗又有什麼區別呢。
由此看來,孝就是以恭敬的心,侍奉父母,使父母衣食無缺,心寬康泰,自己做事要端正,不給父母牽累,不讓父母操心,父母有了錯,也要婉轉的直言不諱。這才稱得上孝。
但是孝的意義,並不限於對父母的孝順,應該從做起,進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擴充至整個社會和國家。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作文
它有上下5000年的宏偉歷史,它有960萬平方千米的廣闊原野,更有13億緊緊相依的心…它有一個好聽而又響亮的名字叫中國!它地大物博,在世界上描繪著一幅幅大好河山的景象。是人人團結的力量更是中華傳統的美德讓這片土地上的人茁壯成長,一代又一代…..
中華傳統美德之不畏艱難!
多少年前,一群野人出現了,為了生存他們冒險打獵,不顧一切絞盡腦汁想著,他們戰勝野獸,又找到火種,用他們單薄的身軀與一顆不畏艱難的心,他們活下來了……又不知過了多少年,戰爭頻繁起來,人們團結在一起進行起義,反對不民主不和諧的專治,他們一來前進,披荊棘,翻過千座山,又度過萬條河,最終為自己為人民打下一片天地……可恨的日本人入侵華,像瘋了一樣地實行「三光」政策,即「殺光」「燒光」「搶光」!瘋狂掠奪後竟仍然不死心,胃口大到想要吞掉整個中國!那終究是場夢吧!中國人覺醒了,中國人憤怒了,用簡單的武器,單薄的身軀進行了反抗,他們為南京30萬同胞的死而憤慨,為無情的剝奪了我們的財產而憤怒,他們一路向前,終於日本人投降了中國人又重新站起來了……
是啊,漫漫人生路,誰都會難免遭遇各種失意或厄運,在悽風苦雨,慘霧愁雲的考驗面前,一個強者是不會向命運低頭的。風在冷,不會永不停息;霧在濃,不會經久不散!每個人,我們中華民族每個人都要有這種精神,只要不畏艱難了相信風息霧散之後,仍是光明燦爛;你的矢志不渝,自折不饒,遠大的目標會達到!
中華傳統美德之正直
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紅的;可若是人的眼睛是紅的,心便是黑的了。
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小男孩,看見同伴有一輛遙控汽車,很是喜歡,可家境貧寒的他又哪來錢買一個玩具呢,於是,在一瞬間,一個壞念頭產生了,偷過來吧,於是他就這麼做了。等到他大了一點看到了一輛非常檔次的自行車,他就又毫不猶豫將它抗回家了,然後……終於有一天,他偷偷溜進>
一家銀行,搶了錢就要逃跑,可是法律是遍布整個天下的,他有能逃到哪去呢?很快他被抓住了,成了吃牢飯的主,事情變結束了,他的人生也就這樣完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反例,那個孩子他是罪有應得,他背叛了自己黑色的眼睛與紅色的心,背叛了整個中華的傳統美德。
是啊,中華傳統美德經久不衰,只有那種為人犧牲不偷不搶,維護國家的人才能永垂青史,紅色眼睛黑色心的人永遠只會成為別人唾棄的對象。
中華傳統美德之尊老愛幼。
「孔融讓梨」似乎已經成為過去,但他卻常被人掛齒。古人冬天為父親暖床,夏天為父親扇風,那樣唯美的畫面還會令人遐想。
就說我們那的一件事吧!年輕的兒媳婦在異地有份相當穩定令人羨慕的工作,可是年來的公公婆婆卻多病,人老了,不能幹活了,卻要忍痛幹活,年輕的媳婦二話不說,回來了,辭掉了那份工作,在附近的一個工廠裡打工,幫田裡幹活,燒水煮飯,服侍自己的公公婆婆,不怕髒不怕累,才一眨眼的功夫,人就老了幾歲,別人笑她傻,她卻一本正經的說「這是應該的」是啊,尊老是中華傳統美德,是我們應該做的也必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