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七事變的作文600字(佳作)
2025-01-21 19:33:09
導語:盧溝橋上的石獅子呵,你是否還記得1937年7月7日那一場轟轟烈烈的戰鬥。血和淚,恥辱和奮鬥在那裡交織。那不懈戰鬥著的是一個民族決不屈服的靈魂!下面是yjbs作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七七事變的作文(1)
7月7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到盧溝橋出席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活動發表講話,這是首次有國家最高領導人在「七七」當天參與官方紀念。抗戰紀念館副館長李宗遠表示,今年中國高調紀念,不僅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駁斥,更是為了牢記歷史,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歷史因銘記而永恆。在「七七」事變暨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日之際,緬懷先輩英雄壯舉,感悟國家發展進步,審視世界風雲變幻,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國家和民族命運變遷的深刻啟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身為一個中國人的光榮與自豪,也更加深切地認識到實現民族復興和維護世界和平正義的責任和使命。
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
近平說:「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話雖樸素,理尤鏗鏘。自古以來,先輩就教育華夏兒女,不能數典忘宗。這些年,立法確認抗戰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申請南京大屠殺為世界記憶遺產,發掘並公布日軍侵華新檔案、解禁戰犯筆供……凡此種種,皆彰顯了中國政府與人民不忘歷史、矢志和平的決心。
然而,在二戰中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乃至世界犯有戰爭罪行的日本,並沒有反省悔改。其右翼勢力頑固不化,大做軍國主義美夢,他們向戰爭罪犯膜拜、為軍國主義招魂,頻頻撕開二戰受害國人民的歷史傷疤,肆意挑戰二戰以後確立的和平秩序面對日本右翼政治勢力的瘋狂肆虐,作為亞洲大國,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作為曾經倍受日本蹂躪的國家,我們有責任、有使命提醒那些忘記歷史的政客,不要因為戰爭的遠去就忘記戰爭的罪惡,戰爭的瘋狂,戰爭的醜陋。
我們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就是要聚合所有愛好和平的正義力量,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偉大事業做貢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也是全世界的責任與使命。
七七事變的作文(2)
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一個皮膚黃如土地、記憶長如隧道的炎黃文明的承繼者和享受者,面對某些先輩某段並不遙遠的歷史。
七月七日,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種血火勾連的方式,以一種硝煙瀰漫、哭聲與怒吼交相映襯的方式,以歌唱和訣別的方式,以僕倒、掙扎、繼之而起的悲壯姿態存在著。
七月七日,這一天我應該做點什麼,我必須做點什麼,因為它之於一個中國公民,就像陣痛之於新生,分娩之於母親。是的,我將重溫歷史,讓它從宛平城、盧溝橋的那一頁開始翻起,從29軍37師219團還擊的槍聲中開始尋找,我的可敬祖輩們奉獻和創造的歷史榮光。
七月七日,我必須讓浮躁虛華的心在它面前沉靜下來,因為我是一個有血有淚、有痛有樂、有屈辱與榮光的中國公民。伴隨黎明清風的吹拂,我將捧起一首戰鬥史詩,一首剛剛被從歷史的塵埃中打撈出的無名氏之歌,它是寫給當年戰鬥在最前線的29軍的偉大頌詞:「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委屈忍痛和平保,無可避免上刺刀,自衛應戰理氣壯,挺劍而起是今朝。盧溝橋、盧溝橋,立功報國在此橋!」
在它的雄壯節奏和音韻鼓動下,我沒有理由不亢奮,沒有理由不落淚,將一個男人的淚,獻給為祖國而戰、為和平而戰、為理想而戰的光榮先輩,這是一種榮耀,是我作為中國公民的莫大榮幸。我期待穿越時空的心靈感知,期待自己被物質文明泡軟的心能像他們一樣堅強和堅韌、執著而無畏。
在盧溝橋的石獅注視下,那片歷史陣痛之地,國民覺醒之地,戰士奮起之地,我們有責任帶著一顆負疚的心,去那兒憑弔,去那兒緬懷,用心和魂去撫摸與眺望。
當夕陽像先輩的背影一樣投掛在我們的臉上,當夏日之風裹著剛烈傳奇的故事撲面而至,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恭候與迎接,像一座石獅一樣向它、向他們致敬,永遠,永遠,因為這是不能忘卻的記憶!
七七事變的作文(3)
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這一天,日本軍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了。
這一天,釀造了慘無人道、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之國恥!
這一天,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曠日持久的八年抗戰。
八年,我們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付出寶貴生命;八年,中華兒女從不言放棄;八年,中華民族歷經磨練;八年,中華民族固若長城;八年,我們擁有了摧不跨的「抗戰精神」!
今天,讓我們一起為七七事變和八年搞戰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貢獻的中華兒女敬禮!
今天,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日子,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們藉助網絡為我們的英雄們敬禮,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飲水思源」。
中國,一個發展中的中國,一個崛起的中國,我們需要牢記歷史,回首過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卻,讓這些成為我們「強國之路」的基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青少年的歷史意識,國難意識,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個人以為青少年的國家民族自強精神是國家之根本。我們不但要有愛國意識,更要有憂國意識,牢記歷史是我們將悲痛轉換為動力的辦法之一。
「抗戰精神」和「長徵精神」都是中華兒女用生命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可以說她們是中國崛起和富強的永恆動力。可以說,只要保持著「抗戰精神」和「長徵精神」中國就沒有什麼不可戰勝的,沒有什麼不可克服的。
牢記這一天,為我們的英雄默哀,也為我們的祖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