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多遠 寫在COMPUTEX2014開幕之前
2025-01-25 23:45:10
泡泡網新聞頻道5月29日 臺灣有多遠?第一次想到這個問題,還是在5年前。相信所有的魔獸世界老玩家都會記得那一年,當恩雅那首無限哀傷的《May it Be》飄蕩在魔獸世界官網的時候,我們中有多少人懷著對諾森德大陸的無限嚮往,遠赴臺灣伺服器繼續著我們的友誼和夢想。
就是在那段等待網易重新開啟魔獸世界國服的日子裡,看著臺灣玩家和大陸玩家的聲討互伐,我忽然想到了這個問題:臺灣有多遠?
●鄉愁的變遷
記得臺灣曾經有首歌曲,「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大陸是我們的國土,大陸是我們的疆域……」,這是多麼鮮亮的時代印記。在那個年代初涉臺灣的人們心裏面,臺灣是一抹濃鬱的鄉愁。
但是這又像余光中的那首詩,給我一瓢長江水給我一掌海棠紅。我們對於那個年代臺灣的鄉愁,似乎完全沒有任何的感知。以至於當龍應臺在北京大學的講臺上問臺下的學生什麼是海棠紅,全堂無語。
時間總會帶來改變,臺灣的鄉愁也在時間的衝刷下,逐漸褪去了曾經的濃鬱。1971年新中國加入聯合國,被迫退出的臺灣忽然覺得自己成了孤兒。而當尼克森的專機在1972年降落在了北京,臺灣的感覺用龍應臺的話說,風雨飄搖。
南迴鐵路的起點 枋寮火車站
還是在1972年,還是余光中,在他另外一首著名的詩篇《車過枋寮》裡,臺灣的鄉愁悄然轉變,這鄉愁已經從海峽的那頭,轉回了這片美麗的綠島。就像余光中在詩裡寫的那樣,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風雨飄搖中的臺灣,奮發圖強的情感正在迅速凝聚。
那是一個我們太多人都未曾了解的年代,那時的臺灣,那個曾經在多少人父母眼中的異鄉,在新一代的眼中早已成為了故鄉。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糾結於中國臺灣和光復大陸的時候,臺灣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巨變。
之後的臺灣,就是我們很多人印象深刻的臺灣。從瓊瑤到流星花園,從鄧麗君小虎隊到周杰倫SHE,從搭錯車到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直至從亞洲四小龍到世界製造中心。香港和臺灣,作為一種時尚,整整影響了我們30年。
●再想臺灣有多遠
5年前,還在玩魔獸的我根本就沒有想到,臺灣會在兩年後離我如此之近。當我站在臺北世貿中心的新聞大廳,看著馬英九就站在眼前宣布臺北電腦展正式開幕的時候,我卻有了一種身處天涯海角的孤零感覺。
有時候和身邊的稍微上點年級的長輩聊天,你會發覺他們對臺灣,也有著同樣莫名的巧妙感覺。以至於當我問很多老人這輩子最想去的地方時,臺灣,成為了我聽到最多的一個名字。
花蓮鄉間,有沒有天涯海角的孤零感覺?
這種孤零感來自哪裡?直到後來我在華碩臺北總部的一次活動中,才有了模糊的答案。而緊隨這個答案出現的,則還是那個問題:臺灣有多遠?
曾經我們和臺灣的距離,是地理上的一海之隔,更是認識上的三十年未曾謀面。我們這一代並不了解二二八和紅海棠,也不知道美麗島和解嚴。而現在的臺灣,則早已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在華碩的這間會議室,我再次想起了臺灣有多遠
當臺灣成為了世界的製造中心,邁入了資訊時代的我們再也難以繞開那些來自臺灣的名字:宏碁、華碩、技嘉、微星、鴻海、威盛以及HTC等等等等。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臺灣有多遠,但是我卻覺得,最終的答案和我們看到的,也許恰恰相反。
這種截然不同,在電腦城曾經火爆的時代,我們也許很難看得到。而當資訊時代已經從桌面延伸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時,你再想想那些曾經熟悉的臺灣科技品牌,是不是離你已經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