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亮出你的憤怒
2025-02-17 02:16:25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漸漸學會了抑制或掩飾自己憤怒的情緒,於是,情緒中的「四大家族」——「喜怒哀樂」中的「怒」常常會被我們強壓於心底,而「心字頭上一把刀」——「忍」則成了一種備受國人推崇的性格。究竟是生活的風霜冷卻了人們心中的熱血,還是世事的無奈磨平了人們性格中的稜角,讓國人變得這般委曲求全?
我要說:請亮出你的憤怒!
亮出你的憤怒,人生路上就會少一份遺憾。讀《紅樓夢》,人們總是為寶黛的愛情悲劇唏噓不已,而將一腔怨尤傾瀉於王熙鳳身上,因為正是她的移花接木之計,讓寶黛這對有情人未成眷屬。可細細想來,寶玉即將成婚之前,黛玉不是沒有去見過他,她聽到寶玉的「歡喜」,自然滿懷憤懣,然而她沒有痛斥他,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憤慨,只是悽惶而去。如若黛玉不將憂憤積壓於心底,而是及時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薛寶釵還能出閨成大禮,林黛玉還會焚稿斷痴情嗎?也許一切都會改變。路遙的小說《人生》中的農村姑娘巧珍,面對高加林的「始亂終棄」,甚至沒有絲毫憤怒的表示就成全了他。百轉千回,高加林又回到了農村,而巧珍卻已嫁給了他人。如果當年巧珍能夠憤怒地抗爭,她和高加林的人生也許都要改寫!憤怒是人內心最真實的情感之一,如果把憤怒憋在心裡獨自承受,得到的,除了對自己的傷害,就是無法挽回的人生遺憾。
亮出你的憤怒,才會推動社會的進步。昔日陳勝在饑寒交迫中憤怒地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表達出對封建等級制度的強烈不滿。於是,他帶領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向惡勢力發起衝擊,最終,在他們的帶動下,各地反抗秦朝統治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貌似強大的秦王朝土崩瓦解。如果他們一味忍受,歷史進程則又慢了一步。1919年5月4日,華夏大地上一群熱血青年在祖國處於內憂外患的時刻,發出了憤怒的呼籲:「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若無那場愛國運動,民族的復興又從何談起?君不見,中外歷史上,哪一次改革進步不需民眾的憤怒來助燃?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俄國的農奴制改革……歷史因民眾憤怒的推動而向前,社會制度也因民眾憤怒的表達而日臻完善。
憤怒中包含著熱血、包含著勇敢,更包含著理智。釣魚島事件引發了國人的反日情緒,但我們不能因憤怒而失去理智,去砸同胞的日系車。憤怒失去了理性,便是瘋狂。另外,如果只因為私慾得不到滿足而憤怒,那麼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