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故事作文600字
2025-02-06 19:14:09
導語:我們的家鄉是美麗的,我們的家鄉是都有故事,小編整理有關家鄉的故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鄉的故事
昨天都還是陽光明媚的天氣,今天竟然是烏雲滿布的天氣。
早上,媽媽非要叫我起來。我坐在床上,生氣的說:今天又不讀書,你急什麼啊?真是的。」我三下兩下套好衣服,走出門。看到了一張怒氣衝衝的臉,媽媽又要叨叨了。媽媽說:「你一天只知道睡,快變成豬了……」我趕緊截住,要不然自己要在嘮叨下過了:「媽媽,你叫我起來幹什麼?」媽媽表情稍稍緩和一點:「妞妞叫你呢!」「哦!」我聽了飛快跑出去。
打開門,妞妞正在門檻下坐著。我也坐了下來,妞妞還沒發現。我叫了一聲:「喂,幹嘛呢你,一個人坐在這裡發什麼呆啊!」「哦,沒什麼。你看到了嗎?不遠處有一個人,我不認識,他好像在找什麼東西。我們過去看看吧!」我站了起來,望了望,又坐下來。對她說:「你不怕你爸打你?更何況這天氣,你不怕突然下雨?」她朝天看了看:「不怕啊,我爸今天蒲集市上賣草藥了,中午才回來。下雨的話,哪就不去了。」「我還沒吃飯呢!」我回答她。「哪你先去吃,等到了,到了9點。我再來找你。」妞妞邊跑邊說,「你可要快點吃喲!」
終於到了吃飯的點了。我吃飯速度驚人,不到五分鐘就完了。媽媽總是說,你吃那麼快敢去投胎啊!我也就嘻嘻地對她笑笑。
千等萬等,終於到了9點。妞妞可真準時。她手了握著兩把傘朝我招招手,意思是說叫我過去,我趕忙跑去了。我們邊走邊笑,準備朝那邊走去。
第二篇:家鄉的故事
江南,九江,都有如畫的風景,令人神往,令人讚嘆。但每個人嚮往的地方不同,我熱愛的,是我那不為人知,豪不起眼的家鄉——江西省東鄉縣。
雖然它在祖國版圖上只有螞蟻般大小,是微不足道的,但卻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而且,改革開放三十年,本來落後的東鄉縣也煥然一新,披上了繁華的新衣。
瞧,本來有些混亂的街道不見了,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井然有序的車列、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前總是有小販在街旁吆喝,受苦受累,如今他們在黨的幫助下,也有了自己的商店,疲憊的臉上也綻放出了幸福的笑容;以往破舊的樓房消失了,現在的建築是一棟棟嶄新、漂亮的高樓大廈。家鄉真的變了,無窮無盡的幸福也隨著變化來了! 在我們家門前,原本有一些雜石,當我們過年回去時發現,那堆雜石不見了,我們家對面建起了一幢房子,一永人家正在貼春聯,見到我們還友好地跟我們打招呼呢。原來建築工人充分利用那一堆石頭,蓋了一棟漂亮結實的住房。
還有我們常去玩的「落葉林」,那裡的蝴蝶更多更漂亮了,還種上了許多花草樹木,時而還會有小鳥啼叫著,早上在這裡散散步,什麼煩心事都會忘記的,因為這裡的一切都那麼生動活潑,顯示出勃勃生機。
「東方樂園」裡的設備也更齊全啦!蹺蹺板、滑滑梯、單槓,舒展器……應有盡有,一應俱全,免費對我們這些孩子開放,許多小朋友都愛在這裡玩.
「改革開放三十年,多好啊.一切都變的這麼美好!」我常聽到大人們這樣感嘆.是啊,改革開放三十年,家鄉也變了,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了!
第三篇:家鄉的故事
我的家鄉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一座美麗富饒的城市。可是又有誰知道,像泉州這樣的大城市,昔日也曾經貧窮落後過。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到商場買衣服,我看著滿商場各式各樣的衣服,不禁眼花繚亂,這兒有羽絨服、毛衣、襯衣、外套。這時,爸爸對媽媽說:「現在買件衣服可真方便,哪像以前那麼麻煩。…『就是啊!」媽媽應道。聽了這話,我便湊上去問道:「那麼你們以前都穿什麼啊?」爸爸說:「政府發會給我們布票的。買了布之後你奶奶便會做成衣服給我們幾個兄妹穿。買一件現成的哪有那麼容易啊!況且我們也不富裕,買不起。」
買了衣服回家後,爸爸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催我睡覺,而是打開牆角那個做工不怎麼精細的木箱子給我看。裡頭的東西令我大吃一驚。那裡頭是一攤粗糙的衣服。我拿起布,結果撞了一手的灰塵,推開一看,原來是一件我穿著差不多捨身的襯衣。我又打開剩下的衣服,也都一樣。他們色彩單調,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布質粗糙,穿起來一定十分難受。我驚訝地問爸爸:「你小時候就穿這種衣服嗎?」爸爸說:「沒錯。這十幾年來海峽西岸的經濟增長很快,你們這代人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聽了爸爸的介紹,我想起自己的大衣櫥裡有著許許多多既漂亮捨身又穿起來舒適的衣服,不禁對幾年來海西經濟的飛速發展而感嘆不已。
「改革開放」,多麼神奇的字眼11979年,它的出現使得全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改革開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我要發出一聲在心底的吶喊:感謝「改革開放」.
第四篇:家鄉的故事
每天我做完作業沒事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纏著爺爺給我講故事。拿把椅子坐在爺爺身邊,爺爺就知道故事會要開始了。而爺爺說起他小時候事情來也特別帶勁,繪聲繪色地講著他的一件件往事,而我聽得如痴如醉,仿佛完全進入到了爺爺小時候的那個時代。
爺爺的家鄉在諸暨的老山窩,推開大門就能見大山,到最近的一個小鎮都要走十裡崎嶇蜿蜒的山路。爺爺一共有六個兄弟姐妹,他是排行老三,由於山多地少,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地裡刨食,也填不了全家人的肚子。在爺爺像我現在這麼大的時候,他就在早出晚歸,為別人放牛,一天只能吃兩餐,有時候兩餐都吃不到,肚子餓了只能在山上尋點野果子充飢。聽到這裡,我很納悶,不禁問爺爺:「肚子餓了為什麼不去吃點麵包呢?」爺爺就跟我說,那個時候非常的貧窮,吃碗白米飯都只能在過年的時候吃。哪像我們現在,天天都像是在過年。
我想爺爺故事裡的那種苦日子現在不會重現了,但願未來也不會再來,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好日子,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去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