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和平作文1000字
2025-02-07 09:10:09
導語:讓我們一起祈禱:和平鴿在天空自由飛翔,橄欖枝綠滿大地吧!小編整理關於和平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祈禱和平
戰爭對於全人類來說是浩劫,無論你說的是什麼語言,信仰什麼,對生活的態度如何,但有一點一定是一致的,那就是對和平的熱愛。而對於這一點,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感受一定是相當深刻的,因為我們的祖國曾經飽受日軍的欺侮。但中國軍民為了和平不惜生命與其對抗,於是一大批歌頌抗戰中英雄兒女的優秀影片誕生了,片片讓人盪氣迴腸,部部充滿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而其中的《紫日》是近年來相當優秀的一部,那許多個澎湃激烈的情節讓我記憶猶新。
影片的情節牽引著我的感觸、我的思想。男主人公楊玉福與蘇聯女軍醫娜佳一開始對秋葉子的態度給了我很大的影響,楊玉福的母親無故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刺死,他的同胞被日本人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活活折磨死。但楊玉福在向秋葉子舉起匕首之時,他想起了這一切。然而,在一聲宣洩著巨大痛苦的暴吼之後,他還是最終放下了那只有侵略者才善於使用的屠刀。楊玉福是善良的,也是珍惜生命的,就算是報仇他也不願意為此而奪取別人的生命。他放了秋葉子,並且在深思過後,決定帶上她一起走,因為他知道,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單獨走出茫茫的大興安嶺的。在後來的逃亡過程中,他還是經歷了好幾次思想鬥爭的,不過,善良的本性還是戰勝了一時的衝動,他沒有殺秋葉子,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救了她,蘇聯女戰士娜佳對女學生的仇恨絲毫不亞於東北漢子,疼愛的兒子被日本的飛機大炮給炸死,自己的戰友也因為女學生的緣故觸動了地雷,仇恨也使她一度向女學生舉起了槍,但僵持了一會兒,她還是沒有下手。受好和平的人總是這樣,他們厭惡戰爭,厭惡殺人,厭惡用子彈表達自己的仇恨。
我還被這樣的情節感動著:當日本戰敗後,一些日軍不甘心失敗,便以為天皇效命為由,不惜屠殺在中國境內的日本國民,看到這一切,秋葉子感到痛心疾首,於是,她不顧楊玉福和娜佳的阻擋,毅然奔向正在屠殺自己國民的日本敗軍,同時大聲向他們喊:「戰爭已經結束了,不用打仗了,我們可以回家了!」然而,就是在這和平的呼喚聲中,日本敗軍也對她舉起槍。在槍聲中,她手中和平的花環散了,發出和諧的、悠揚音樂的、那隻日俑外型的音樂盒也滾落於地,秋葉子睜大著雙眼倒下,眼神中還殘留著希望。就是這雙眼睛,在一剎那間,讓千千萬萬的觀眾心碎了……但是和平的力影是偉大的!影片最後以紫日為畫面結束,象徵著法西斯侵略計劃的破滅。
太陽是人類共同的生命象徵,我們不要讓它蒙上戰爭的陰影,鮮紅的太陽只有在人們共同擎起的那一刻,才會把溫暖灑向人間。所以,我們不要戰爭,戰爭的世界是個冷血的世界;戰爭是一個使家庭破裂的劊子手,我們應該制止戰爭。這正如影片所要傳達的那樣,讓戰爭的太陽落下去吧,和平的太陽就要升起來了。
讓我們一起祈禱:和平鴿在天空自由飛翔,橄欖枝綠滿大地吧!
第二篇:祈禱和平
在南京城西南有一個地方,那是全中國人的傷疤。
過去來過南京,總也怕去看。問過身邊一些去過南京的人,有說沒去過;有說沒什麼好看,儘是死人骨頭。
一大早,天下著細細的小雨,我和此地當兵的田天冒雨趕了好遠的路,一路泥濘才走到。
這裡很冷清。來時的路上我想,即是憑弔,最好帶一束花來。又想那麼個地方,想必會有的。南京人什麼都很周到,不會想不起在那附近設一個花店。可是,沒有。這地方是郊區了,周圍沒有住宅,沒有商店,更沒有花店。我應想到如今的花店只設在喧嚷的鬧市,是為太平盛世裡那些迎來送往、賀喜助興者備的。
想必為了死者能得到些許的安寧,紀念館建在一個空曠寂寥的地方。進口處是一面雪白的牆壁,上寫著四個黑色大字:祈禱和平。牆下面潮溼的雨地上,一群鴿子撲閃著雪白的翅膀雍容地走動……進得門來,是一大型不鏽鋼雕塑:三根柱子拔地而起,高高擎起五個很大的鋼圈。田天告訴我:三根柱子代表著3這個數字,5個鋼圈代表著五個零。我點頭,知道那合在一起代表的是一個數字:30萬。30萬南京人,30萬中國人。
這裡很安靜。我想也許是因為人少的緣故吧。想想京城那些旅遊景點,到了旅遊旺季,人聲鼎浮,沸反盈天……便問身邊的田天:好天人多的時候,這裡大概不會這麼安靜了吧?他說:一樣,很多人時也一樣安靜。是的,30萬生命的重量,壓得活著的人們怎能不噤聲?!
走過一個很大的墳包一樣的地方,是一片又一片的石刻,那上面刻著的不是古詩名句,而是應該叫做墓碑的大石塊。每一個碑上刻著的都是時間、地名和人數,多則幾萬,少則幾千數百,訴說著這些成千上萬的人,怎樣在一個共同的時間裡以令人不忍卒讀的方式暴死於江中、堤岸、荒野與街頭……旁邊有一面灰白的大理石牆壁,上面密密麻麻刻滿了死者的名字,牆的下面放著一些花,鮮花和枯萎的花,還有花籃,花籃的緞帶上寫著一些人的名字,有兒子、女兒、兒媳之類的字樣,也有一些只有授者和贈與者的名字。想來這裡雖然冷清卻並不寂寞,人們沒有忘記他們。石碑和牆的中間有一些石子,很多,大大小小堆在一起,遠看去像是沙漠,上面有數棵燒焦了的樹,炭黑的枝杈手臂一樣伸向遠方……枯了的樹卻站著,也有倒著的,橫著豎著,都是無聲的訴說……田天彎腰撿起一小塊光滑的石頭,說給姑姑帶回去做紀念吧。我搖搖頭,來這裡一趟,心裡早已堆滿了石頭,那沉重,恐怕以後的幾十年都難以消解。就讓這些石頭都留在這裡吧,一塊石頭就是一個生命,一片文字,讓它們堆在這裡,繼續以仇恨的方式,活著。
我因近視,許多東西在我乍然之下總看不太清。進去時,只見入口處有堆褚色泥塑,並不知塑的什麼。出來時仍是沒看太清。問了田天,說那是一隻手!我不禁在心裡打了個寒戰!是的,那的確是一隻手,身子埋在了黃土之下,露在地面上的只有一隻手,一隻逼真的無助的碩大無朋的手!一隻活活掙扎著卻怎麼也掙不出被厚重的黃土厚重的屈辱掩埋了身軀的手!那手心裡攥著的該是走過這裡的後世百載各類種族的人們那一顆顆怦怦跳著的心吧!今天是個陰雨的日子,我忍不住想:六七十年歲月的阻隔,那手以下的埋在黃土裡的身子如今還在蠕動,還在吶喊,還在哭泣嗎?
離開大屠殺紀念館,我想在那面寫有祈禱和平字樣的牆壁前同鴿子們合個影,可惜雨大了,鴿子們死活不肯出來。飼養鴿子的師傅很遺憾,說真不巧,你們大老遠的來了,這些鴿子太嬌嫩……我們離去了,我們不願意看到那些美麗、優雅的鴿子們沾風淋雨,我們願意看著它們潔白,寵著它們嬌嫩,讓那些有風有雨的日子儘快地消失了吧!
坐在往市區去的公交車上,剛過一站路就是莫愁湖。聽著售票員報出莫愁湖這個優美的名字,我心裡突然十分怨恨:莫愁,莫愁!南京,你為什麼不憂愁?中國,你為什麼不憂愁!
離開南京,我的下一站是上海。坐在繼續南下的列車上,我看著這個陰雨濛濛的城市,就像看一個遲暮的美人,在她的臉上身上,刻下了太多歲月的痕跡:那上面,有青春年少時的絕代風情,也有韶華老去後的坎坷形狀,有災難的躪辱,也有沉淪與蹉跎……在這裡,寫著一整個中國的大喜大悲,大災大難……也許正因為此,這地方有一個名字叫石頭城。就像唐人李賀詩中說的那樣:「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個地方也只合是座石頭城,如若山水有情,黃土有意,怎麼承受得了這樣的大喜大悲與大劫大難?
中國南京,一個滄桑的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