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秀作文:寬容?理解?
2025-01-15 11:47:09
與人為善就是善於寬容與理解。今天小編就來分享高中優秀作文:寬容?理解?,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高中優秀作文:寬容?理解?(一)
「鈴,鈴……」上課了。同學們都端端正正地坐好了,王老師也走進了教室。此時,王老師在黑板上板書,同學們在下面認認真真、專心致志地寫字。
這時,小雨寫錯了一個字,正當他向小欣借橡皮時,這一幕正巧被王老師看到了。王老師以為他們倆在搞小動作,就把他們全都叫了起來,生氣地說:
「你們剛才在幹什麼?這是課堂,不是市場,你們為什麼要在下面交頭結耳,搞小動作?你們剛才的行為已經幹擾了課堂紀律,如果你們還要這麼做的話,就請你們出去!」
王老師的話,字字如針,穿透了小雨的心。小雨感到十分委屈,他剛想站起來分辯,但他想到了一句名言:爭執的雙方,沒有一個是勝利者。小雨心想:王老師是在不了解真實的情況下才錯怪了我,如果現在我和王老師爭執起來,那麼王老師就永遠不會知道真實的情況,永遠會認為我是一個幹擾課堂紀律的學生,況且如果和王老師爭執起來,這節課恐怕就會上不好,時間就會白白浪費。如果把寶貴的時間白白虛度,那就等於浪費生命。
小雨毅然決然地選擇理解王老師,對王老師採取了寬容的態度。他一聲沒吱,坐下來,開始聽課。下課後,小雨向王老師的辦公室走去。
小雨心想:「我得讓王老師理解我,讓王老師知道事情的真相,讓自己得到清白。」
小雨走到王老師的辦公室門口,輕輕地敲了一下門,走進了辦公室。小雨看見了王老師,心平氣和地對王老師說:「王老師,今天的事您錯怪我們了,我和小欣其實沒搞小動作,我只是向小欣借一下橡皮,您不應該那樣說我們。但我們也有錯,我應該經過您的同意,再借東西。我在這裡,向您說一聲『對不起』,也希望您能還我們一個清白。」
王老師聽完了這句話,沉思了一會兒,溫和地對小欣說:「你先回去吧!」
「鈴……鈴,鈴」,又上課了。王老師走進了教室,對大家說:「方才上課時,我錯怪了兩名同學,我不應該說那樣狠的話,在這裡我向他們說一聲『對不起』,也希望他們能原諒。」
霎時,教室裡響起了熱烈地掌聲,小雨和小欣笑了,王老師也開心地笑了。
看啊,這就是理解的力量。
理解別人,寬容別人,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能使別人與你「化敵為友」。
寬容與理解還能使你心胸開闊,能夠以寬容的心包容一切,以理解的心感動他人。時刻銘記他人、寬容他人,幸福就常在你身邊。
高中優秀作文:寬容?理解?(二)
一節課的緊張學習,大家都盼望著下課鈴聲的到來。叮鈴鈴……下課鈴終於響了,當老師宣布下課以後,大家終於從緊張的心情中解脫了出來,於是都匆忙站起身,雀躍似的湧出教室,在操場上歡快的玩耍起來。
當同學們玩得正高興的時候,明明因為踢毽子不小心,踢到了小剛身上,小剛二話沒說就給了明明一腳,他們倆越打越厲害,這時一位同學把老師給叫來了,老師說:「你們倆鬆開手,不許打架。聽完老師的話,小剛瞪了明明一眼。小剛氣憤極了,他想找個機會報復他。
終於等到機會了,一天下課,同學們都出去玩了,只有小剛在班裡。他想起了自己的報復計劃,他把明明的鉛筆盒,扔到了學校的垃圾箱裡。他看了看明明的鉛筆盒,壞壞的一笑,就走了。垃圾箱裡的鉛筆盒說:「哎呀,臭死了!「那個人真討厭,把我們扔在這個又骯髒的地方。現在我的主人明明沒有了我和我的這些朋友寫作業怎麼辦呢?他肯定很著急,都怪那個人,他真壞!」鉛筆說:「當然我們的主人也有責任,如果當時我們的主人踢到了別人,及時向小剛賠禮道歉,說聲對不起,明明寬容一些,互相諒解,哪還會出現爭執打架這些事請呢?」
「是呀,同學之間互相諒解是最基本的禮儀規範,如果同學之間發生矛盾能夠互相諒解,寬容,就可以化幹戈為玉帛,避免矛盾的發生,也可以讓我們和同學之間友好相處」。
鉛筆盒和鉛筆們正說著,忽然聽見腳步聲,接著有人打開了垃圾箱,原來是小剛,他將我們收拾好,拿著我們,來到明明跟前,說道:「對不起,我不應該跟你打架,不應該扔你的鉛筆盒,希望你能原諒我。」明明撲哧一笑,「沒關係」。從此以後,小剛和明明又成了一對好朋友。
南京正在創建文明城市,作為一個南京人,也需要寬容和理解。
高中優秀作文:寬容?理解?(三)
寬容,需要一顆有氣度的包容之心;理解,需要站在別人的立場,設身處地為別人照相。可是又有誰能完全做到寬容和理解呢?寬容和理解,到底哪個更重要呢?
林肯正是牢記母親的教導。:要寬容。寬容的美德為他以後的人生鋪平了道路,最終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
可是,若沒有廉頗對藺相如的理解,負荊請罪,又何來將相的團結,他們國家的繁榮?
大家都聽說過宰相肚裡能撐船吧:說的是三國蜀國的蔣琬。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讚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家門而不入,後來,這個故事一直被後人稱為「宰相肚裡能撐船」。
可是,大家也知道:大禹治水,是家人的理解給了他戰勝洪魔的決心與勇氣;嶽飛抗金,徵戰沙場,生死未卜,是老母親的理解給了他精忠抱國的豪情與正氣;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失去了感知大千世界的窗口,長年累月與黑暗為伴,是老師安妮的理解給了她生存的信念與希望;一位黃土高原上的半百老者,為了追求人體美的崇高藝術,忍受了無數的鄙視與誤會,是妻子的理解給了他追求藝術的執著與堅韌。
寬容和理解都那麼重要。
那誰更重要呢?
我一直疑惑著。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在書上看見了一句話:沒有寬容,就沒有理解;沒有理解,也沒有寬容。
我放下書,默默的沉思著。是啊!寬容和理解是相通的!
無論什麼事都是相互的,我們都應當寬容與理解他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寬容和理解。
高中優秀作文:寬容?理解?(四)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從古至今,善待、寬恕他人是亙古不變的話題。而我認為,致使社會和樂的秘訣就是寬容、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就是彌勒佛的處世之道。他的所作所為很好的詮釋了寬容的意義。人世間難以容忍、寬容的事,他都一併裝進肚子;所有可笑的人,都被他一笑了之。
但是,他畢竟不是人,說到底,人是沒有這樣的氣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也是常見的,即使是再有氣量,再有寬容心的人,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事,恐怕也很難咽下肚子。所以,社會的和諧並非一部分人寬容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所有人一齊努力,多寬恕別人,少寬恕自己。這社會的未來便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了。
如果說寬容別人是簡單的,那麼,理解別人卻是難的。
每個人因為認識問題的角度、標準不同,往往以為自己的行為才是正常的、對的,而別人是錯的。其實,每個人的行為總有合理成分,單從個人角度來看問題,難免出現種種的偏見,進而否認對方的合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由於缺少了一種理解的精神。
他人有不同的見地,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言語。要細心聆聽,要有包容他人觀點的胸懷,那才是處世應有的素質。有父母為了孩子能夠理解自己,就把父母與孩子的角色互換了一段時間,父母當孩子,孩子就充當了父母的角色。遊戲結束後,孩子就顯然明白了父母。即使每個人的心理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只要說話前多轉個彎,摸索一下對方的想法,好多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
寬容、理解。多麼簡單的兩個詞,但又是多麼難的兩個詞。如果所有人都真正了解了這兩個詞的含義,那麼,這個社會又怎可能不和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