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南極冰蓋下藏巨大重熔冰體
2025-02-13 22:58:24
泡泡網資訊頻道3月7日 甘布爾採夫山脈(Gamburtsev Mountain)是南極冰蓋下面的巨大冰下山脈,目前已知它綿延超過600公裡,其最高峰冰穹A(Dome A)海拔4093米,尖峰幾乎刺穿南極冰面。它既是南極冰蓋的最高點,也是目前國際公認最理想的深冰芯鑽取地點。然而,要想真正看到甘布爾採夫山脈的全貌,恐怕只有等南極冰蓋全部融解才有可能。不過,多虧有雷達等現代科技的幫助,科學家們得以透過冰層窺探這座已經安然沉睡數百萬年的「南極阿爾卑斯山」,並發現了一些觸目驚心的景象。
雷達掃描揭示出構成南極冰蓋的重要因素——重熔冰
迄今為止研究者們還都假設構成冰蓋的冰主要是由雪花積壓數百萬年而形成的,但是一項由7國科學家參與的「南極洲甘布爾採夫省(Antarctica''s Gamburtsev Province,AGAP)勘探項目已經得到一些初步數據,這些數據表明先前人們的假設遠遠沒有揭示全部真相。
AGAP的研究主要就針對冰穹A。為了描繪出寒冷冰面下的地形地貌,科學家們動用了兩架裝備穿冰雷達、雷射測距系統、重力計和磁場測量儀的「雙獺(Twin Otter)」小型運輸機,在東西向每隔33公裡進行從北向南5公裡範圍的冰蓋表層掃描。
中國科考人員在探索甘布爾採夫山脈時發現的地下冰洞
以往的研究已經發現,由於地球內部傳導出的熱量,冰蓋下面的溫度足以讓冰融化成水。但科學家們過去認為這些被融化的水量很少,並且在冰蓋結構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很小。但新的研究表明,情況遠非如此。AGAP新近的觀察表明,融解的水受到冰層擠壓而沿著甘布爾採夫山脈的陡坡上升,隨著溫度和壓力雙雙下降,在這個過程中融解水再度凝固,從而形成了大量的冰塊。
近期AGAP向《科學》雜誌網站報告了這一結論:在南極冰蓋下面的廣闊區域,這種由融解水重新凝固而形成的冰大約佔整個冰蓋厚度的一半。
那麼這項結果是否意味著全球變暖將導致冰層融解的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更快或者更慢?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但AGAP的工作足以表明人類目前關於冰層的動態模型忽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有科學家認為,這項研究至少證明冰層底部對整個冰層的影響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