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中秋節六年級作文
2025-02-13 00:06:25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家鄉的中秋更是熱鬧.我喜歡中秋節,小編收集了家鄉的中秋節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鄉的中秋節
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我們早早便在庭院前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拜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我們才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我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就有些講究的,長輩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媽媽告訴我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後,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這時已經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我們在庭院中吃柚子,媽媽一邊剝著柚子一邊說:「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裡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
在這個中秋節的晚上,我不僅僅會吃月餅、賞月亮,還懂得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就例如,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第二篇:家鄉的中秋節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自古以來,天空中那輪皎潔的月亮,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被詩人吟誦,被人們拜舞.人們一直對月亮充滿幻想.
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語樂融融。中秋之夜是個祥和,美好的夜晚,家家歡聚一堂,坐在月光下吃月餅,該是多麼舒服呀!
去年的中秋節我是在我奶奶家過的,那一天,親人們都來了,還是八月十五的夜晚最熱鬧,我們一家歡聚一堂,坐在陽臺裡等待月亮仙子的出現,可是等了半天,連月亮的影兒都沒見著.我有些灰心喪氣,抓起一個月餅吃起來,我心裡有些納悶:為什麼中秋節就要吃月餅呢?我就去問乃奶奶,奶奶告訴我,在元朝的時候,君主怕子民造反,就下令十家合用一把菜刀,這十家還要供養一個蒙古奴隸主的爪牙,這些爪牙橫行霸道,人民叫苦連天,一位正義的大臣看不下去,就在中秋月下,給月餅裡塞進許多寫著"愛國正義,推翻王朝,一起連手,還我河山"的字條,把這些月餅送到人們家裡.人們看到字條,就有了動力,最終,推翻了腐敗的元朝.往後,就有了中秋佳節吃月餅的習俗.聽完奶奶講的這個故事,我陷入了沉思.突然,弟弟叫了一聲;"快看,月亮升起來了!"我們望著那皎潔的月亮,眼圈都紅了,想到了那些因工作繁忙而不能歸家的人.這時,奶奶從冰箱裡拿出幾大盤月餅和許多好吃的,擺放在月亮的下面,聽說這叫做供奉月亮.奶奶在燒香敬紙,我看著頭頂上的月亮,她越來越亮,仿佛正對著我們笑呢.這個晚上,奶奶家的笑聲一直到十二點才結束.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家鄉的中秋更是熱鬧.我喜歡中秋節,明月皎皎,寄託著我們的思念.每當我看到月餅,就會想起親情味濃的中秋來,吃到月餅,就會想起那民風獨特的家鄉....
第三篇:家鄉的中秋節
我的家鄉是江南蘇州,蘇州是風景優美、如水墨畫一樣的城市。我今年8周歲,所以度過了8個中秋節。其中最難忘的只有幾個,因為以前很小的時候有點記不住。中秋節在我眼裡是非常開心的日子。比如:過中秋可以吃各種餡的月餅,有肉的,豆沙的,蛋黃的、還有冰激凌的等等。中秋節的時候還可以吃大閘蟹,因為到了中秋大閘蟹的蟹黃都黃了,非常美味。
在過中秋節的時候,媽媽會給我講嫦娥奔月這個神話故事,嫦娥為了不讓別人把一顆神珠給搶走,就把神珠吞進了肚子,保護著神珠向著月亮奔去,永遠的住在了月亮裡廣寒宮。
而且每當中秋節來臨的時候,我都會把靜夜思背給爸爸媽媽聽。在中秋節的那一天,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坐在陽臺上,邊吃著團圓飯和月餅,邊看著那又大又圓的月亮,多美好啊!這時,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以前滿天星星,現在都跑到哪裡去了呢?只留下幾顆躲得遠遠的,偷偷的眨著眼睛,哦!可能跟我一樣,到爸爸、媽媽那裡去吃團圓飯了吧!
可是,在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奶奶都有點憂傷,因為爺爺去世了,不能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我多麼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過上一個團圓的中秋節啊!
第四篇:家鄉的中秋節
今年的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大爺一起開車回鄉下老家過中秋節。到了那裡,我隨著他們一起去看望了長輩親戚們,在回去的路上大爺說:「他要走一走小時候上學時走過的山路。」隨後我們就下車和大爺一起走山路了。大爺邊走邊和我講小時候他為了讀書,要從這座山翻過那座山,每天要走幾十裡山路,這時候讓我想起了我們學過的書上有一篇課文《山溝裡的孩子》也是講了他們為了讀書,每天要走很多山路,非常辛苦。今天我體驗了他們的艱苦,很快我就沒有一點力氣,想想我們的今天是多麼地幸福,我們還在等待什麼?努力學習吧!
晚上天有一點陰看不見月亮,大約九點多鐘的時候,又大又圓的月亮露出臉來,把整個天空照的通亮。爸爸和媽媽把月餅、水果還有酒、飲料拿出來大家一起賞月,爸爸說:「很多年沒有看見這麼清楚的月亮了,大家誰能說一下有關月亮的詩句。」我第一個站起來背誦了王維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大家都誇我背的好,接著爸爸也讀了一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句。大家一起把酒杯舉起來,祝願中秋節快樂,最後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第二天,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個小山村,希望在明年的中秋節再來這裡團聚。
第五篇:家鄉的中秋節
八月十五,一個團圓的日子。在這個本該和家人坐在圓桌前一起吃月餅的節日,卻有許許多多的人願望不能實現。那些乘著火車離家而去的的大學生們,將在陌生的學校度過一個不能「圓」的中秋節。第一次遠離家鄉,老師為了給他們一個溫暖的中秋節,放棄了和家人團圓的機會,在中秋播撒濃濃的師情。
今天的中午非常明麗,我和媽媽趕去姥姥家吃團圓飯。走在路上,我嘆了口氣問媽媽:「爸爸為什麼不能和我們在一起吃午飯呢?」媽媽臉上掛著淺淺的笑,說:「你爸要去和學校的新生們會餐。」我撇了撇嘴,「新生會餐能有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重要嗎?」媽媽笑著搖搖頭,講大道理一樣的跟我說:「那些新生第一次離家,過中秋節了,老師就是他們在這裡的父母。」聽罷,我覺得自己的確有點自私。爸爸從家離開,給我們帶來了一絲遺憾,我卻不懂,他給遠在他鄉的學生們帶去了怎樣複雜的感情。也許,爸爸作為一名老師,學生就是他的孩子,過中秋節,父母難道不應該和孩子在一起嗎?
我和媽媽來到姥姥家,圍坐在圓桌前,我再次想起了爸爸,他應該也想到我了吧!不在特殊崗位工作,也不遠離家鄉,而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和不是自己家人的人們會餐。哦,為什麼?只因為老師。老師,放棄了中秋和家人團圓的機會,送給第一次離家的「孩子」們一個溫暖的中秋佳節。我想,我可能永遠也無法了解老師對學生們的愛吧!
八月十五,一個團圓的日子。在這個本該和家人坐在圓桌前一起吃月餅的節日,卻有許許多多的人願望不能實現。那些乘著火車離家而去的的大學生們,將在陌生的學校度過一個不能「圓」的中秋節。第一次遠離家鄉,老師為了給他們一個溫暖的中秋節,放棄了和家人團圓的機會,在中秋播撒濃濃的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