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我眼中的魯迅作文
2025-02-07 11:23:09
導語:讓我了解了魯迅。我想,我也要好好學習,發揚魯迅的精神:關心別人,節約時間,多看書,多動筆,小編整理有關魯迅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眼中的魯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日本回歸中國,從壽老先生到滕野先生,從長媽媽到閏土,從孔乙己到阿q,魯迅先生留下可他無限的歡笑與回憶。深深的抒情和吶喊,也許他曾彷徨,也許他曾犯下過許多的錯誤,但他永遠不怕改正錯誤。他在嚴酷的剖析外部世界的同時,以更為嚴酷,甚至可以說是近乎殘忍的態度剖析內心世界,他是一個嚴格意義的真正的人。
從記事時起,總忘不了魯迅先生那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文章。自然,每年的十月十九也會沉哀自己的偶像——我心目中偉大的魯迅先生!
幾度誤解,幾度懷疑,幾度逃避和疏遠,終究還是回歸了。現在我們讀先生的文字,或許會覺得它過於冷峭,過於沉重,諷刺性強,「罵人」水平高,甚至有人就是衝著後者而來的,全憑好玩。的確,先生是缺乏梁秋實的閒適,林語堂的「性靈」,周作人的散談,朱自清的深情,徐志摩的詩情畫意。然而,如果那個時代只給我們留下吟風弄月的感性文字,只留下一片悠然淡漠的文人趣味,那我們又怎能體會到那個時代的黑暗?那個時代,在我們眼裡恐怕只有一具時間的骸骨罷了。
是什麼讓時代在進步?有人說「是經濟」。「錯!」「是精神!」是精神讓一個國家進步,是精神讓一個民族自強不息!而魯迅先生賦予我們後世的千萬子孫,正是這種義無返顧,自強不息的精神!他懷著三閭大夫般的曠世憂憤,用一支如太史公一樣的奇崛文筆去書寫黑暗,他義無返顧的理性精神仿佛一盞高高吊起的孤燈,光芒穿越了時空,一直照亮今天。
記得有許多人曾問我的偶像是誰,當我毫不猶豫的說——魯迅先生是,他們竟笑我落後,腐朽,那麼多的「星」不追,偏偏追崇這早已作古的風霜人。我對這樣的回答總是感到深深的悲哀。
難道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已經不適應當前社會了?已經不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了?難道先生已經是文學意義上的一筆而可以輕輕帶過?已經作為一份文化遺產而被束之高閣了?
當我們在喧囂中無法自拔時,一顆浮躁的心怎能容得下那充滿痛苦的靈魂拷問和鋒利的匕首投槍?看看老一輩學人:今生今世,年輕一代一定要讀魯迅!不讀他,我們無法直面繁雜的人生;不讀他,我們無法看到心靈深處的鄙陋;不讀他,我們無法守住那片高潔的精神家園;不讀他,我們無法具體而透徹的了解中華!
是的,只要先生的書在,就一定有人讀,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就會綿亙不絕的傳下去。先生一直在以一種父親般的博大胸懷寬容著我們。他在等待,等待我們走出浮躁的心海,等待我們帶者一顆不沾染世俗習氣的心,去與他進行靈魂深處的對話。
第二篇:我眼中的魯迅
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髮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鬍鬚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
以前我並不了解魯迅,只是時常從大人們口中聽起而已。說到魯迅,我知道他是一位大文豪,並沒有深入的了解。這個學期通過一組課文的學習,我才真正走近魯迅,了解魯迅。
讀著《少年閏土》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的家景良好,但卻處在一個黑暗的封建社會,只能被關在高牆大院之內,對所處環境感到深深的不滿,因而羨慕見多識廣的閏土,喜愛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
讀著《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很忙,他日理萬機,但又能從百忙之中抽空出來給侄女翻譯童話書,詢問侄女的學習情況並教導她讀書、學習要認認真真,不能馬虎。魯迅先生很幽默、樂觀,積極的與反動勢力作鬥爭。他還很關心勞苦大眾,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
讀著《一面》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關心進步青年,憂國憂民。他很累,他的健康已讓完全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吞噬了,他把一生的時光交給了我們的民族,他真是一位越老越堅強的戰士!
讀著《有的人》讓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魯迅:他雖然已離開了人世,但精神卻永遠留在別人的心中。他愛憎分明:憎惡反動派,卻對吃不飽穿不暖的勞苦大眾傾囊相助,給予關心。「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正是他的真實寫照。
經過本組課文的學習,魯迅在我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個勤勉的,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的人。他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甘願做人民的公僕。
經過本組課文的學習,讓我了解了魯迅。我想,我也要好好學習,發揚魯迅的精神:關心別人,節約時間,多看書,多動筆,為國家作出貢獻,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第三篇:我眼中的魯迅
關於你的記憶在我的童年就開始流淌,一直延續在我的成長道路上。也許你的身影並沒有從一開始就博得我的敬佩,曾經覺得你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一個文人用他筆述寫著那個時代,那些往事。
在我還未灑脫一身稚氣時,拜讀你的文章,我曾有過這樣一段暗想:你的文採也不過如此嘛,文章沒有用華麗的詞藻,沒有一連串使人折服的修辭,什麼打伏筆,什麼前後照應,什麼突出中心,也都不在情理之中嘛。只是有一種莫名的情感和湧動在你的文字中。
於是,你的光芒沒有在那個時候於我的心中閃爍,然而,時間的流逝卻讓你在我心中蛻變,那個嶄新的你在不久後就出現了。
成長讓我明白你筆下的尖銳,讓我看到你的誠實,你的愛國,你的無所畏懼,你的大義凜然,孰重孰輕…你就這樣被銘記---魯迅。親眼目睹為準繩,白色恐怖的年代裡,魯迅先生那叫魯迅,愚魯而迅行,大愚如智而行事迅速快猛,文學家與革命家在此刻並現。
你用伶俐的口齒,解放人們的思想;用一隻筆桿子,痛打資本家的「走狗」;用犀利的目光,笑過「二醜藝術」;用凸起的頰骨,罵過「聰明人」和「奴才」。思想光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阻隔。這便是你,魯迅。
你創造了孔乙己和阿Q,以此來喚醒麻木的世人,來告誡你生活著的社會。可謂舉世渾濁你獨清,眾人皆醉你獨醒。面對他們腐朽的靈魂,你更多的是批判,而不是同情。再如《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爾礎等,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滿肚子男盜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假道士、假道學,或是不學無術的文人垃圾、文人敗類。一一給予嚴厲的批判,你的思想給黑暗的社會帶來了新的曙光。
毛主席評論你: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是新中國的聖人。我深信這樣的評價是準確的。你的思想影響著世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每當想起你,我便有了前進的力量。無論前沿的道路有多麼坎坷,我都不再畏懼。因為有你,我可以挺起胸脯,大步向前。
也許評價你的人已經太多了,你靈柩上覆蓋著的「民族魂」三個字的旗幟已是你一生的寫照。我的文字也就變的微乎其微,但這是心底的聲音,是我的情感之言。
魯迅先生,願為你的思想喝彩,你的行動喝彩。你耳濡目染的文字裡,有著最為深沉的感召力,成長中的我會細細領悟,去體會你筆下的湧動,震撼…
魯迅,我心中的魯迅……